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关于做好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4号)和《华中农业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树立“考生至上”的理念,为切实做好我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现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柯新利
成员:樊华 王家合 彭开丽 张雅勤 胡瑞
(二)监督小组
组长:周向阳
成员:樊华 丁艳华 蒋勇
受理考生申诉渠道:
电话:027-87285058
邮箱:fanhua@mail.hzau.edu.cn.
(三)复试小组
各专业遴选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复试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复试工作,遵守学术回避原则。分管院领导向参与复试的所有人员宣讲政策、纪律和复试工作基本规范,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签订《工作责任书》;各专业成立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设组长1人,秘书2名;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
二、工作原则
(一) 确保安全第一
统筹疫情防控要求和人才选拔需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保障考生和涉考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稳妥做好复试考核工作。
(二)确保科学选拔
严格复试考核标准,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加强对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学业知识、专业素质、创新潜质进行全面考察和综合评价,确保招生质量。
(三)确保公平公正
严格复试组织管理,注重完善制度,严肃招生纪律,严守招生规定,严格规范流程,做到政策宣传到位、程序公开到位、结果公示到位,确保阳光招生。
三、工作要求
(一)严审复试资格
复试前,学院严格审查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学历证书或学历认证报告(往届考生)、学生证或学籍认证报告(应届考生)、《入伍批准书》(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退出现役证》(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等材料。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证明材料。远程复试过程中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技术,并通过综合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等措施,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
(二)严格组织管理
1.建立健全“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复试小组成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发挥和规范导师在复试选拔中的作用,选好复试软件平台。要求考生在独立、无干扰场所参加复试,会同复试平台提供方加强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积极运用“双机位”“防缩屏”等技术手段加强防范,严防“作弊”,对所使用软件平台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等功能进行充分评估、测试和完善,并做好备用网络及复试软件准备;以适当形式提前组织考生、考官和工作人员进行模拟演练,确保熟悉工作流程和熟练掌握软件使用,确保复试过程安全、顺畅、稳定。复试全程录音录像。
2.组织考生逐一签订《诚信复试承诺书》。
3.严肃考风考纪。学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要加强复试导师和工作人员的遴选、培训和管理,强化保密意识、责任意识和政治意识,坚决杜绝复试导师和工作人员自行其是,任意妄为。建立健全回避制度,复试相关工作人员有直系亲属或利益相关人员参加复试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有非直系亲属等参加复试的要主动报备。对在复试过程中有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取消录取资格,记入《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入学后3个月内,学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对所有考生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三)确保信息公开
1.在学院门户网站、公告栏、研究生院网站等公开复试录取信息,上报研究生院备案。做到政策公开、方案公开、程序公开、成绩公开、结果公开。
2.拟录取名单由学院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统一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名单不得修改,公示内容如有改动,须对改动部分做出说明,并对改动内容另行公示10个工作日;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录取。
3.各专业按规定及时、完整、规范公开复试录取信息,接受监督和检查。坚持“谁公开、谁把关、谁解释、谁负责”的原则。
四、调剂工作
(一)调剂程序
接收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全国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经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调剂生无效。学院首先复试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根据复试结果和招生计划,确定调剂缺额信息和调剂要求并及时发布;根据规定选拔确定进入复试的调剂生名单并按要求公示;调剂生复试程序与第一志愿上线考生基本相同,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及时公示。
(二)调剂要求
坚持考生自愿原则,申请调剂的考生须符合《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学校工作方案中相关要求。学术型专业可调剂到专业学位录取,但专业学位不得调剂到学术型专业录取。全日制专业可调剂到非全日制专业录取,调剂非全日制考生必须为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原则上非全日制专业不得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录取。
(三)网上办理
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单位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调剂服务系统”进行,未经过该系统调剂,录取的调剂生无效。校内录取专业与报考专业不一致、同一专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互调的考生必须通过调剂系统办理。各专业每次开放调剂系统的时间不低于12小时,锁定考生调剂志愿时间不超过36小时。
(四)自愿调剂
在复试录取时,要根据招生简章、综合成绩、考生意愿等,确定考生的学习方式,录取后不得更改。将全日制考生调剂录取为非全日制研究生,要充分尊重考生意愿,要根据文件《关于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向其详细解释学校管理工作相关内容。
(五)统一审核
拟录取通知须经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审核后发送给调剂考生。
五、形式和内容
(一)复试资格
1.根据《2022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 类线)》,各学科专业结合招生计划和生源等情况,按照不低于招生计划 120%的比例,自主划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不得出台歧视性或其他有违公平的规定。第一志愿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详见附件1。
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对口支援计划、单独考试等专项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由学校统一划定,指标单列。
3.所有调剂生复试录取手续必须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办理,未通过该系统的复试录取无效。
复试名单见方案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