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I.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它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目考试重点考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总分为15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占80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占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考查目标】
1.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1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哲学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1.6学习哲学,终生受益
第2章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2.2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3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前提和现实基础
2.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5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2.6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第3章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3.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3.2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3.3限定中的超越:实践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4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3.5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第4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4.1世界处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之中
4.2内容与形式:事物的构成要素与表现方式
4.3本质与现象:事物的根本性质与外在表现
4.4原因与结果:事物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4.5必然与偶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确定趋势与非确定趋势
4.6现实与可能:事物现存状况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第5章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5.1规律是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5.2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
5.3矛盾是对立面的统一
5.4矛盾统一性与斗争性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5.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
5.6量变与质变: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5.7否定之否定:事物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6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6.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6.2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3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6.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6.5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6.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第7章价值的本质和特征
7.1价值:主体与客体的意义关系
7.2价值的客观前提与主体性特征
7.3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
7.4价值评价:认识的特殊形式
7.5价值观:价值关系应然状态的展示与期盼
7.6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8章社会的本质和结构
8.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8.2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8.3生产力标志着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
8.4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8.5社会的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8.6社会的文化结构及其功能
第9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9.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9.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9.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9.4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9.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6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10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0.1社会形态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
10.2人的本质与人性
10.3人的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10.4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0.5时间:人的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能够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导论
0.1研究对象
0.2研究任务
0.3研究方法
0.4理论品质
第1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经济体制的演化
1.1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
1.2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1.3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1.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第2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2.1商品
2.2货币
2.3价值规律
2.4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3章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分割
3.1货币转化为资本
3.2剩余价值的生产
3.3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
3.4剩余价值的分割
第4章剩余价值的流通过程
4.1资本循环
4.2资本周转
4.3社会资本再生产
4.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第5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
5.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
5.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5.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第6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6.1社会主义公有制
6.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6.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
第7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7.1社会主义按劳分配
7.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7.3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
第8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8.2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
第9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9.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9.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9.3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
第10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保障体系
10.1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10.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和手段
10.3社会主义币场经挢的保障体系
第11章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11.1经济全球化的产生与发展
11.2发达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
11.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11.4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12章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12.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对外开放
12.2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与战略格局
12.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