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一、211翻译硕士(英语)
考查范围是高级词汇和语法、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
二、241德语(二外)
考查德语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翻译(中译德、德译中)。
三、243法语(二外)
考查法语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翻译(中译法、法译中)。
四、244日语(二外)
考查日语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翻译(中译日、日译中)。
五、245西班牙语(二外)
考查西班牙语的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重点考查语法、词汇、阅读理解、翻译(中译西、西译中)。
六、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1.网络传播。要求掌握的内容:媒介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互联网的演进历程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传播媒介属性、经营平台属性、社会形态属性。网络中的人
际传播、人机交互、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中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网络传播的技术及具体应用形式,如微博、微信、App应用、短视频平台、虚拟现实与增强现
实、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网络时代新闻生态变化,数字化转型,UGCPUGCAIGC等内容生产方式。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网络用户的需求,网络用户的身份,网络群体互动机
制及其影响。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媒介融合,算法推荐。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网络传播的效果及评估。经典传播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应用与变化,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创新与
扩散,第三人效果等理论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策略,社会网络分析,虚拟社区。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网络舆情、网络谣言、网络文化、数字鸿沟、新媒介素养
等。网络隐私与信息安全,互联网治理与政策。网络社会,数字化生存,流动性,信息茧房,后真相。社会化媒体与日常生活实践。网络新媒体经济,如网红经济、粉丝经济、共享经济、
数字劳工等。其他与网络传播相关的前沿话题。
参考书目: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黄彪文.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9.
2.媒介经营与管理。要求掌握的内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取向、研究状况。传媒业的产品及盈利模式,双边市场的内涵与特征,内容产品与广告资源之间的关系。世界传媒经济发展
历程,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历程。传媒的所有制类型及其存在状态,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与内容。中国传媒业资本运作的模式、特征与状况。传媒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传媒业
政府规制的原因、手段和趋势,中国传媒企业并购特征与绩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中国媒体融合实践,传媒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传媒产
品的全球化。传媒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动机与行为。
参考书目:张辉锋.传媒经济学:理论、历史与实务.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陈瑞,曲慧.传媒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3.新闻实务。要求掌握的内容:各类媒体形态下的新闻报道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等的规范、方法、流程及操作。摄影、摄像、剪辑等音视频创作的原理、原则、规范及
操作。
参考书目: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珍妮特·柯罗茨.融合新闻学实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8.
陆绍阳.视听语言(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
4.广告。要求掌握的内容:广告的内涵和特征。新媒体广告。公益广告。广告的功能与价值。广告伦理,广告法规。广告产业的构成,广告交易制度。广告调查。广告策略。广告创
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介,程序化购买。广告效果。广告从业人员的素养。信息流广告,原生广告,计算广告,智能广告。
参考书目:
丁俊杰,陈培爱,金定海.广告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黄河等.新媒体广告(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5.影视传播。要求掌握的内容:对当前热点影视作品、网络视听节目的理解与把握。影视艺术的发展、影视艺术语言要素及基本理论。视听新媒体的基本理论及内容制作模式。
参考书目:
詹庆生.影视艺术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宿志刚、谢辛.视听新媒体概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七、357翻译基础(英语)
考查范围是术语翻译、英汉短文翻译、汉英短文翻译
参考书目:
《商务汉译英教程》,主编:司显柱、束光辉,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
八、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1.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要求掌握的内容:
(1)中国新闻史:中国古代官方和民间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近代主要的政论报刊、政党报刊、商业报刊、同人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报人
与报刊。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包括但不限于《新青年》《时事简报》《晋察冀日报》等在内的主要报刊,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
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及《人民日报》的改版,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工作等议题。
(2)外国新闻史:古罗马《每日纪闻》、威尼斯小报的产生与衰落、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英国的皇家特许制
度、“星法院”、知识税、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等议题、法国沙龙文化与公共空间等议题。现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及主要媒体、媒体人。包括但不限于英国《泰晤
士报》、BBC,法国《世界报》《鸭鸣报》,德国《新莱茵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日本广播协会,美国的《纽约时报》、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扒粪”运动
、三大广播公司、FCC、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等议题。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及世界主要通讯社,包括但不限于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三社四边”协定,印度报业托拉斯等议题
。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类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
参考书目: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新闻理论。要求掌握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观点与当代发展;新闻的定义、本质、基本特征;新闻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新闻事业;新闻媒介的性质、运营、管理;媒
介生态环境;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工作的原则、职业特点、素质要求;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中国新闻改革;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走向;互联网语境下中国新闻事业新特
点;新闻传播领域新现象、热点现象、话题的理论解析;传统新闻理论的当代发展。
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传播理论。要求掌握的内容: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与信息,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符号与
意义,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象征性社会互动。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的特点,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动机,人机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传
播与自我表达。群体传播,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媒介组织
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知沟到数字鸿沟,第三人效果理论。从国际传播到
全球传播,关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等。
参考书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研究方法。要求掌握的内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概念和构造的操作性定义,变量的类型、变量的测量。问卷的基本
类型、作用,问卷调查的目标,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编码员间信度检验。实验法的类型及其操作过程。观察法的类型、实施步骤、重点难点。
深层访谈的特点,深层访谈的技术。焦点小组法的特点和操作步骤。计算传播学前沿方法的应用。
参考书目:
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九、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应用文写作和论述文写作,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识面,其中包括:中外文学,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科技、地理等知识内容。
十、612新闻传播学基础
1.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要求掌握的内容:中国古代官方和民间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中国近代主要的政论报刊、政党报刊、商业报刊、同人
报刊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报人与报刊。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包括但不限于《新青年》《时事简报》《晋察冀日报》等在内的主要报刊,延安《解放日报》及其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
新华日报》的创办及其斗争,解放区反“客里空”运动,毛泽东、刘少奇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1956年新闻工作的改革及《人民日报》的改版,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工作等议题。古
罗马《每日纪闻》、威尼斯小报的产生与衰落、古腾堡印刷术及其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近现代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英国的皇家特许制度、“星法院”、知识税
、约翰•弥尔顿与《论出版自由》等议题、法国沙龙文化与公共空间等议题。现代西方大众化报刊出现的历史条件及主要媒体、媒体人。包括但不限于英国《泰晤士报》、BBC,法国《世
界报》《鸭鸣报》,德国《新莱茵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报刊思想,日本广播协会,美国的《纽约时报》、普利策、赫斯特与“黄色新闻”、“扒粪”运动、三大广播公司、FCC、
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等议题。通讯社出现的历史背景及世界主要通讯社,包括但不限于路透社、哈瓦斯社、沃尔夫社,“三社四边”协定,印度报业托拉斯等议题。世界广播电视事业的
体制类型,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
参考书目: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
2.新闻理论。要求掌握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核心观点与当代发展;新闻的定义、本质、基本特征;新闻活动;互联网与新媒体;新闻事业;新闻媒介的性质、运营、管理;媒
介生态环境;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新闻工作的原则、职业特点、素质要求;新闻生产和新闻选择;中国新闻改革;中国新闻业的结构调整与发展走向;互联网语境下中国新闻事业新特
点;新闻传播领域新现象、热点现象、话题的理论解析;传统新闻理论的当代发展。
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七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传播理论。要求掌握的内容: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传播与信息,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符号与
意义,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象征性社会互动。传播的基本过程,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传播过程的特点,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人内传播,人内传播的过程与结构,个人信息处理的基模理论,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动机,人机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人际
传播与自我表达。群体传播,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与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媒介组
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几种主要的受众观,分众理论及其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
题,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与制约因素。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知沟到数字鸿沟,第三人效果理论。从国际传播
到全球传播,关于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的争论,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研究的若干重要课题。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传播学的主要学派等。
参考书目: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研究方法。要求掌握的内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概念和构造的操作性定义,变量的类型、变量的测量。问卷的基本
类型、作用,问卷调查的目标,问卷的一般结构,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分析法的操作步骤、编码员间信度检验。实验法的类型及其操作过程。观察法的类型、实施步骤、重点难点。
深层访谈的特点,深层访谈的技术。焦点小组法的特点和操作步骤。计算传播学前沿方法的应用。
参考书目:
柯惠新、王锡苓、王宁.传播研究方法(第二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2.
周翔.传播学内容分析研究与应用.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5.专题领域。要求掌握的内容:新媒体,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传播,媒体融合,媒介素养,危机传播。对热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理解、判断与分析。对热点电影、电视剧、节目等
的理解、判断与分析。对热点新媒体产品、应用、平台等的理解、判断与分析。对当前传媒领域的现象、变革、趋势等的理解、判断与分析。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前沿、热点课题、最
新成果等的理解、判断与分析。
十一、621语言学及英美文学
1.语言学
(1)语言的特征、语言功能、语言学的定义和重要分支。
(2)语音学、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包括几个层次方相关研究的重要概念、基本理论和学派。重点了解布拉格学派、伦敦学派、美国结构主义、转换生成语法、生
成语义学的发展历史及主要特点。
(3)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论题。
(4)了解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文化在语言研究中的地位、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英国文学
(1)中古英语与莎士比亚时期文学。
(2)17世纪革命与复辟时期文化思潮、文学特点及主要作家作品。
(3)18世纪启蒙时期文化思潮,文学特点与主要作家作品。
(4)19世纪浪漫主义和维多利亚时期文化思潮、文学流派和主要作家作品。
(5)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作家作品及相关理论。
3.美国文学
(1)17、18世纪殖民及革命时期文学。
(2)19世纪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重要流派、重要术语、主要作家作品。
(3)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作家作品及相关理论。
十二、852新闻传播实务
1.新闻实务。要求掌握的内容:各类媒体形态下的新闻报道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等的规范、方法、流程及操作。摄影、摄像、剪辑等音视频创作的原理、原则、规范及
操作。参考书目: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写作学(新修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
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珍妮特·柯罗茨.融合新闻学实务.嵇美云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陆绍阳.视听语言(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2.国际传播。要求掌握的内容:国际传播的内涵和外延。国际传播的理论范式。国际传播的历史沿革。国际传播的主体。国际传播的控制。国际传播的渠道。国际传播的内容。国际
传播的受众。国际传播的效果。国际传播与全球化。国家形象建构与认知。新媒体时代国际传播新变化。
参考书目:
李智.国际传播(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吴飞等.国际传播的理论、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北京: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2016.
3.网络传播。要求掌握的内容:媒介技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互联网的演进历程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网络的技术平台属性、传播媒介属性、经营平台属性、社会形态属性。网络中的人
际传播、人机交互、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中信息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网络传播的技术及具体应用形式,如微博、微信、App应用、短视频平台、虚拟现实与增强
现实、区块链、元宇宙、人工智能等。网络时代新闻生态变化,数字化转型,UGCPUGCAIGC等内容生产方式。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特点,网络用户的需求,网络用户的身份,网络群体互动
机制及其影响。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媒介融合,算法推荐。数据新闻与信息可视化。网络传播的效果及评估。经典传播理论在网络时代的应用与变化,如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创新
与扩散,第三人效果等理论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传播特点,传播策略,社会网络分析,虚拟社区。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网络舆情、网络谣言、网络文化、数字鸿沟、新媒介素
养等。网络隐私与信息安全,互联网治理与政策。网络社会,数字化生存,流动性,信息茧房,后真相。社会化媒体与日常生活实践。网络新媒体经济,如网红经济、粉丝经济、共享经
济、数字劳工等。其他与网络传播相关的前沿话题。
参考书目: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黄彪文.新媒体概论.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9.
4.媒介经营管理与广告。要求掌握的内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取向、研究状况。传媒业的产品及盈利模式,双边市场的内涵与特征,内容产品与广告资源之间的关系。世界传媒经济
发展历程,中国传媒经济发展历程。传媒的所有制类型及其存在状态,媒介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与内容。中国传媒业资本运作的模式、特征与状况。传媒业中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传
媒业政府规制的原因、手段和趋势,中国传媒企业并购特征与绩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媒介融合,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中国媒体融合实践,传媒与信息产业中的网络外部性。传
媒产品的全球化。传媒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动机与行为。广告的内涵和特征。新媒体广告。公益广告。广告的功能与价值。广告伦理,广告法规。广告产业的构成,广告交易制度。广
告调查。广告策略。广告创意。广告文案。广告媒介,程序化购买。广告效果。广告从业人员的素养。信息流广告,原生广告,计算广告,智能广告。
参考书目:
张辉锋.传媒经济学:理论、历史与实务.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喻国明,丁汉青,支庭荣,陈瑞,曲慧.传媒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丁俊杰,陈培爱,金定海.广告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黄河等.新媒体广告(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十三、855基础英语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
(1)英语词汇
(2)英语语法
(3)英语阅读
(4)英汉互译
(5)英语写作认知词汇达12,000-15,000,能对6,000-7,000常用词汇流利运用;能以实用速度阅读英文报刊杂志上各种题材的文章及一般英文书籍,能欣赏英语文学原著;能写各类体
裁的文章,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语法正确,表达得体;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译和笔译,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十四、12100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复试
1.专业基础知识
(1)英语词汇与语法知识
(2)英语阅读与英汉短文翻译
(3)英语写作
2.专业知识(根据所报研究方向,选做相关题目)
(1)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及相关理论
(2)英语文学及相关理论
(3)翻译学及相关理论专业基础知识考查形式主要以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难度相当于英语专业8级水平要求所要达到的综合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专业知识考试题型主要以填空、简
答和段落翻译形式出现。
十五、12106新闻传播学专业复试
考查考生学习本专业的综合素质,参考初试笔试考察的相关考试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学习本专业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以及自身对于研究规划的把握能力;含英语口语测试,主要考
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十六、12104英语笔译专业复试实用题材英汉互译。主要考察翻译基础知识、英语口语和口译等。
十七、12105新闻与传播专硕复试
考查考生学习本专业的综合素质,参考初试笔试考察的相关考试范围。主要考察考生学习本专业的专业素质、综合能力以及自身对于业界实践和学习规划的把握能力;含英语口语测
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