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以研促教,研精毕智,厚德载晟!
24小时报名热线
13021053105

2025年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836《油(气)层物理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作者:研晟考研
2024-11-03 15:25:27
219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一、试卷结构


  (一)题型比例(总分150分)


  1、基本概念题(约占10-20%)


  2、图形及方法题(约占20-30%)


  3、简述题(约占40-50%)


  4、计算题(约占20-30%)


  二、考试内容


  第一篇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一章储层岩石的骨架性质


  考试内容


  岩石的粒度组成:粒度、粒度组成、粒度组成的测定方法(筛析法、沉降法)、粒度组成的表示方法(粒度组成分布曲线、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粒度参数(不均匀系数分选系数、标准偏差)岩石的

比面:比面(三种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影响因素)、比面的测定(透过法、吸附法)、比面的估算胶结物:砂岩胶结物的类型和分布特征,胶结物结构和胶结类型


  考试要求


  1)明确储层岩石骨架结构的复杂性


  2)掌握粒度组成的定义,粒度分布曲线的分析方法和粒度参数的计算方法


  3)掌握比面的定义、常规测定方法


  4)掌握主要胶结矿物的类型及其结构


  第二章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及孔隙性


  考试内容


  储层岩石的孔隙体系:储层孔隙的分类(包括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孔隙分类体系)


  储层岩石的孔隙度: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流动孔隙度的概念及其表达式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矿物成分、颗粒大小、颗粒分选性、排列方式、储层埋藏深度


  岩石孔隙度的测定方法:从定义出发(外表体积的测定、孔隙体积的测定、骨架体积的测定)


  裂缝岩石的渗透率:裂缝岩石渗透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储层岩石的孔隙类型及其组合关系、孔隙结构参数、孔隙大小及分选性


  储油气岩石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铸体法、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和高压压汞法、气体吸附法、图像分析法、扫描电镜数字成像法、CT法、核磁共振法等


  考试要求


  1)掌握孔隙度的定义


  2)明确孔隙度的影响因素,掌握孔隙度的各种测定方法


  3)明确储层岩石的孔隙分类、孔隙结构的表征参数


  4)掌握不同尺度孔隙及其孔隙结构研究方法


  第三章储层岩石的渗透性


  考试内容


  达西定律及其岩石的绝对渗透率:达西实验及达西定律、达西定律一般表达式、不可压缩液体水平线性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不可压缩液体平面径向稳定渗流的达西公式、可压缩气体水平线性稳定

渗流的达西公式、岩石绝对渗透率概念及其物理意义、达西定律适用范围


  及其判断、渗透率的使用单位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测定原理:气体渗透率测定公式及推导过程,岩石渗透率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岩石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气测渗透率计算公式、气测岩石渗透率的结果分析、气体滑脱现象、气测渗透率的校正


  影响岩石渗透率的因素:储层岩石结构、储层孔隙结构岩石渗透率的估算:测定资料估算法、岩石孔隙数据估算


  考试要求


  1)熟悉达西实验流程


  2)掌握达西定律及其适用范围、绝对渗透率的定义及测定条件


  3)掌握气测渗透率的实验流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4)明确气体滑脱效应及修正方法


  5)明确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了解渗透率的其他求取方法


  第四章储层岩石的其他物理性质


  考试内容


  储层岩石流体饱和度:储层流体饱和度的定义、原生含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的概念、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


  储层岩石的压缩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的岩石和流体体积变化、岩石的压缩系数、地层弹性采油量、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


  储层岩石的敏感性:储层敏感性概念、类型及相应机理,常见敏感性矿物及其对储层伤害特点,储层伤害的内因和外因,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的类型及其特点。


  储层物性参数平均值计算方法:储层岩石物性常用的平均化方法及计算、按照物理过程的储层渗透率平均化方法及计算


  考试要求


  1)掌握储层岩石流体饱和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


  2)掌握岩石压缩系数和地层综合弹性压缩系数的定义


  3)掌握储层常见敏感性矿物的基本特性及敏感性常规评价方法;了解开发过程中地层伤害的类型


  4)掌握常见储层岩石物性平均化方法及计算


  第二篇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五章储层烃类体系的相态特征


  考试内容


  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及分类:油气烃类体系的化学组成、油气藏类型油藏烃类的相态表示方法:与相态有关的基本概念、相态的表示方法、相图的类型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单组分体

系的相态特征、双组分体系的相态特征、油气体系的相态特征,几种典型的油气藏相图:干气气藏、湿气气藏、凝析气藏、挥发性油藏、黑油油藏


  考试要求


  1)了解储层流体的化学组成和油气藏类型


  2)明确烃类体系的相态表示方法


  3)掌握单、双、多组分体系的相图特征


  4)掌握反凝析现象的相关概念和机理


  5)明确典型油气藏的相图变化趋势


  第六章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考试内容


  天然气的常规物性:天然气的组成、分类、天然气组成的表示方法、天然气的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


  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和对应状态原理: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压缩因子的概念及求取流程、对应状态原理、压缩因子通用图版


  天然气体积系数:定义、计算方法


  天然气的压缩系数:定义、计算方法


  天然气的粘度:定义、影响因素、确定方法(低压下的天然气粘度、高压下的天然气粘度)


  考试要求


  1)了解天然气的化学组成和描述方法


  2)明确天然气分子量、密度、和相对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掌握天然气的状态方程和对应状态原理


  4)掌握天然气的压缩因子、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


  第七章地层原油和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考试内容


  原油的化学组成和分类、地层原油的密度、地层原油的溶解油气比、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地层原油的压缩系数、地层原油的粘度、不同物性参数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地层水的化学组

成和描述方法、水型的分类及判断、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地层水的压缩系数、地层水的粘度


  考试要求


  1)了解原油的化学组成及分类、掌握地层油的体积系数、两相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


  2)了解地层水的化学组成及显著特征、明确地层水组成的描述方法、掌握水型分类方法;掌握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粘度、天然气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确定方法


  第八章油气体系中气体的分离与溶解及流体相平衡计算


  考试内容


  天然气从原油中的分离:闪蒸分离、微分分离、多级脱气/差异分离


  天然气在原油中的溶解:溶解度和溶解系数、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相态方程的建立:基本概念、相态方程的建立、气液平衡常数的确定


  相态方程的应用:相图的计算(泡点线、露点线)、多级脱气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油气体系溶解与分离的基本类型及特点


  2)掌握油气体系溶解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描述参数


  3)掌握油气体系分离过程的基本规律和描述参数


  4)掌握油气体系相态方程的建立过程、求解方法和主要用途


  第九章地层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获取和应用


  考试内容


  流体高压物性实验流程及流体样品准备、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图版查取方法


  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基本概念、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推导方法、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简化及应用


  黑油油藏高压物性实验:恒质膨胀实验、差异分离实验的概念、测量参数、特征及结果


  凝析气藏高压物性实验:恒质膨胀实验、等容衰竭实验的概念、测量参数、特征及结果


  考试要求


  1)了解地层流体的取样方法,了解流体高压物性实验装置、掌握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测定方法


  2)掌握油气藏物质平衡的基本概念、了解油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和应用领域


  3)掌握黑油及凝析气高压物性实验的概念及结果


  第三篇储层多相流体的渗流机理


  第十章储层流体的界面现象


  考试内容


  储层流体的相间界面张力:自由界面能和界面张力、油藏流体间的界面张力(油气、油水、气水间的界面张力)、界面张力的测定及求取


  界面吸附现象:界面吸附的概念、类型、机理、吸附规律、表征界面吸附的方程


  考试要求


  1)了解表面现象的相关基本概念、明确表面张力的确定方法、明确油藏流体之间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2)掌握界面吸附规律、理解界面吸附方程


  第十一章储层岩石的润湿性


  考试内容


  润湿的相关基本概念:润湿性概念、润湿程度的描述(润湿接触角、附着功)、润湿反转现象


  储层岩石的润湿性及其影响因素:岩石润湿性特性及及其润湿类型、影响储层岩石润湿性的因素


  润湿滞后:润湿滞后的概念、静润湿滞后、动润湿滞后、影响润湿滞后程度的因素


  岩石润湿性与水驱油的相互影响:润湿性影响油水在孔道中的微观分布、润湿性决定孔道中毛管力的大小和方向、润湿性影响地层中的微粒运移、润湿性影响采收率的大小


  油藏岩石润湿性的测定:直接法(接触角法)、间接法(基于毛管力的方法、自动吸入法、自吸离心法、自吸驱替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润湿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润湿现象的判定原则及润湿程度的度量标准;明确润湿反转的实质


  2)掌握储层岩石润湿性的判定方法、影响因素


  3)掌握储层岩石润湿性的测取途径、掌握润湿性和润湿次序对油水微观分布的影响规律


  第十二章储层岩石的毛细管压力及其微观渗流机理


  考试内容


  毛管压力概念:毛管压力的概念、各种弯曲面下毛管力的计算、毛管中液体上升或下降、毛管滞后现象


  毛管压力曲线的测定和换算:毛管压力曲线的概念、测定原理、测定方法、毛管压力曲线的换算


  水驱油的非活塞性:毛管中非活塞式水驱油的特征


  毛管孔道中的各种阻力效应:静态珠泡效应、珠泡流动时的毛管效应、珠泡通过窄口处的毛管效应、减小或消除珠泡效应的方法


  简化岩石孔道中的渗流:单根毛管单相流,单根、多根并联毛管中的两相流、不等径并联孔道中的两相流、单根变断面毛管中的两相流、毛管孔道中的混合液流


  毛管压力曲线的基本特征:定性特征、定量特征


  毛管压力曲线的应用:毛管压力在储层评价、采收率、润湿性、油水过渡带确定及其岩石绝对和相对渗透率计算等方面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毛管力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任意曲面毛管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毛管力曲线的测定原理、基本特点和主要用途


  3)了解双重介质毛管力曲线的基本特征


  4)明确水驱油过程的非活塞性


  5)掌握毛管孔道中的各种阻力效应及其微观渗流机理


  第十三章储层岩石的相对渗透率


  考试内容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流度比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相和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取:稳定流法、非稳定流法、毛管压力曲线法测相渗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相渗曲线在油水界面中的确定、油井产水规律分析、驱油效率和水驱采收率等中应用


  第十三章储层岩石的相对渗透率


  考试内容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流度、流度比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二相和三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的特征、影响相对渗透率的因素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获取:稳定流法、非稳定流法、毛管压力曲线法测相渗曲线


  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应用:相渗曲线在油水界面中的确定、油井产水规律分析、驱油效率和水驱采收率等中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渗透率和流度的基本概念


  2)了解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测定方法


  3)掌握相对渗透曲线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主要应用


  第四篇油层物理研究与应用


  第十四章储层中油气的排驱和开采


  考试内容


  油气的排驱:油气在储层中的排驱能量和排驱方式,不同驱油方式下的驱油能量及其采收率;不同驱动方式下油气藏的开采特点


  采收率概念:一、二、三次采油概念及强化采油;采收率的概念、波及程度和洗油效率的概念


  影响采收率的因素:储层宏观与微观非均质性;油水流动能力与采收率的关系;岩石润


  湿性与采收率的关系;残余油的分布形式和捕集机理


  提高石油采收率原理:提高原油采收率方法分类、基本原则和实用性准则


  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途径和方法:化学驱、混相驱、热力驱、微生物驱


  考试要求


  1)掌握地层油气的驱动能量类型和排驱方式


  2)掌握采收率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提高采收率的原理及其提高采收率的主要途径

  



相关阅读

预约
报名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咨询
QQ群
(1)群
(2)群
(3)群
(4)群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130210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