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以研促教,研精毕智,厚德载晟!
24小时报名热线
13021053105

2025年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自命题复试科目自然地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试大纲

作者:研晟考研
2024-11-11 14:14:01
229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官网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考试科目代码:复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


  1、自然地理学概述


  考试内容


  自然地理学概念、自然地理学分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内容、自然地理学方法、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向


  考试要点


  (1)自然地理学概念


  (2)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


  (3)自然地理学研究方法


  (4)自然地理学发展趋向


  2、地球


  考试内容


  宇宙的成因、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起源及其运动、地球的层圈结果及其特征、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特征、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考试要点


  (1)地球在宇宙中位置、地球形状、大小的地理意义


  (2)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


  (3)地球的层圈结构及其特征


  (4)地球表层系统及其特征


  (5)地表形态的基本特征


  3、地壳


  考试内容


  地壳中的元素和矿物组成特征、地壳中的岩石及沉积岩特征、岩浆岩与变质岩及特征、地壳运动概念、地壳运动形式、地质构造概念、地质构造表现、褶皱概念、褶曲要素、褶皱构造认识、节理和断层概念、断层几何

要素、断层分类、火山与地震概念


  考试要点


  (1)地壳中的元素和矿物组成特征


  (2)地壳中的各类岩石及其特征


  (3)地壳运动概念及形式


  (4)地质构造概念及表现


  (5)褶皱概念、褶曲要素、节理和断层概念、断层几何要素、断层分类


  (6)火山与地震概念


  4、大气和气候


  考试内容


  大气的物质组成、大气层结构及特征、大气辐射平衡、气温的形成、大气湿度、蒸发、凝结、大气降水、大气环流概念、热力环流概念、三圈环流概念、季风概念、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天气和气候概念、常见

天气系统、常见气候系统、一些气候的形成原因、气候带型、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变暖原因及其危害


  考试要点


  (1)降水、大气环流、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天气和气候、大气辐射平衡概念


  (2)大气的物质组成及一些组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溶胶、水汽、二氧化、臭氧等对气温的影响


  (3)大气层结构及特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降水形成的条件


  (5)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区别


  (6)一些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影响


  (7)结合谚语,分析一些天气现象


  (8)地形条件以及不同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9)一些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


  (10)全球变暖原因及其危害


  5、海洋和陆地水


  考试内容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概念、洋流概念、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平面变化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海洋资源及其保护、水系与流域概念、水系分类、河流的分类、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承压水和

潜水概念、地下水的保护、冰川的地理意义


  考试要点


  (1)水循环、水量平衡概念以及意义


  (2)洋流概念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4)海平面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与重要性


  (5)水系与流域概念、承压水和潜水概念


  (6)河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7)地下水保护意义以及重要性


  (8)理解冰川的地理意义


  6、地貌


  考试内容


  地貌的成因机制、地貌的类型、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分类、风化作用及其地理意义、流水作用与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及其形成机制、冰川地貌概念、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

分冰期中的作用、黄土地貌、风蚀作用与风积作用概念、风化壳概念、风蚀地貌概念、黄土概念、黄土地貌概念、雅丹地貌概念、风蚀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荒漠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黄土

的成因及其分布、黄土地貌的基本类型、黄土中古土壤在研究古气候(地层)学上的指示意义、为何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考试要点


  (1)地貌形成机制


  (2)风化作用概念及分类、意义


  (3)流水作用对地貌发育的影响


  (4)喀斯特地貌概念以及形成机制


  (5)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山岳冰川地貌的组合规律


  (6)古冰川活动证据及在划分冰期中的作用


  (7)风化壳概念以及研究风化壳的意义


  (8)风蚀作用与风积作用发生的条件


  (9)风蚀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10)风积地貌的基本类型及成因


  (11)荒漠的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12)黄土的成因及其分布


  (13)黄土地貌的基本类型;


  (14)黄土中古土壤在研究古气候(地层)学上的指示意义


  (15)为何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7、土壤圈


  考试内容


  土壤的肥力、土壤形态、土壤物质组成、土壤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土因素与土壤的形成作用、土壤形成的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道库哈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土壤分类及类型、常见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诊断特性、土壤胶体分散和凝聚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肥力意义、土壤资源的概念、土壤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考试要点


  (1)土壤、土壤肥力、土壤形态、土壤资源概念和土壤物质之间相互作用


  (2)土壤胶体分散和凝聚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肥力意义


  (3)土壤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4)常见土壤形成过程


  (5)土壤诊断特性


  (6)土壤分类系统


  (7)土壤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土壤分布规律以及地理意义


  8、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


  考试内容


  生态因子概念、生境概念、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概念、生物链、林德曼定律、生态系统组成及其作用、生态系统类型、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

分异规律、生态效率、净生产力概念、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意义、景观和景观生态学概念


  考试要点


  (1)生态因子、生境、生物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生物链景观、景观生态学、净生产力、生态效率概念


  (2)林德曼定律


  (3)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4)城市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5)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6)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意义


  (7)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8)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分异规律


  9、综合部分


  考试内容


  前面1-8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各圈层之间(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冰冻圈)的相互作用、物质循环(水分循环、大气循环、地质大循环等)


  考试要点


  (1)各圈层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


  (2)熟练运用和分析物质循环


  10、科普阅读部分


  考试内容


  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和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两个网站有关自然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考试要点


  (1)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消化吸收,纳入自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进一步探究


  (2)能对有关实例(如具体事例、数据、图表等素材)进行适度分要并能正确地运用


  (3)运用有关基本原理,对野外实际地貌现象能正确分析和识别


  (4)要求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一些研究进展



相关阅读

预约
报名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咨询
QQ群
(1)群
(2)群
(3)群
(4)群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130210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