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考试科目代码:[]
考试科目名称:病原生物学(含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
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导论部分
考试内容
微生物的定义、种类和分布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方向
考试要求
(1)掌握微生物(microorganism)的定义、特点、分类.
(2)掌握非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真核细胞型三大类微生物的基本特点.
(3)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4)了解微生物学发展过程.
(二)医学细菌学部分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考试内容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细菌的一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
(2)掌握细菌的各种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
(3)掌握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
(4)了解细菌细胞壁和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
(5)掌握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
2、细菌的生理
考试内容
细菌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状细菌的营养类型(异营菌中的寄生菌)营养物质—水、碳、氮、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细菌的能量代谢方式—发酵、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细菌的代谢产物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温度、pH、气体环境和渗透性
细菌个体和群体生长繁殖的规律—二分裂无性繁殖和细菌群体的生长曲线常用培养基的种类和主要用途细菌的分类原则以及细菌种、属、型、株的概念细菌的命名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和营养类型.
(2)掌握常见的生化反应、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3)了解细菌的分类和命名.
3、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考试内容
消毒灭菌的一系列概念—消毒、灭菌、抑菌、防腐、无菌热力灭菌法—干热、湿热辐射灭菌法—紫外线、电离辐射、微波滤过除菌法超声波消毒法干燥与低温抑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消毒剂的主要种类及消毒剂的应用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
作用时间、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温度、酸碱度、有机物
考试要求
(1)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概念.
(2)了解热力灭菌、紫外线杀菌、滤过除菌各自的应用范围及注意点.
(3)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对象和影响因素.
4、噬菌体
考试内容
噬菌体的定义噬菌体的分布、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宿主特异性和抵抗力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相互关系进行噬菌体的分类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或溶菌过程温和噬菌体的定义、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及
温和噬菌体的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噬菌体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
(2)了解毒性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3)掌握温和噬菌体的特性、与宿主的关系.
(4)了解噬菌体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
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考试内容
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毒力、耐药性、菌落的变异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质粒特征)、转位因子(概念、种类)细菌的变异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测定致癌物质、基因
工程等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变异现象.
(2)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
(3)掌握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4)了解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
6、细菌的耐药性
考试内容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细菌的耐药机制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考试要求
(1)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
(2)了解常用抗生素的种类、作用机制、引起耐药的因素.
7、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的含义正常菌群的含义、分布和生理学意义成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二重感染的含义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毒力、侵袭力及毒素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感染的
发生与发展
考试要求
(1)了解细菌感染的来源、传播方式与途径、环境因素对感染的影响.
(2)掌握感染、致病菌、非致病菌、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含义.
(3)掌握细菌致病性的物质基础.
(4)了解抗感染免疫的种类及机制.
(5)掌握细菌感染的类型.
8、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试内容
细菌学检测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种类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
考试要求
(1)了解病原菌的检验程序、常用血清学试验的原理.
(2)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原理与主要生物制品.
9、球菌
考试内容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脑膜类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抗原构造、抵抗力及分类)、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引起人类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性球菌的种类、形态染色和培养特性和防治原则.
(2)掌握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类奈瑟菌以及淋病奈瑟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3)掌握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别要点.
(4)掌握链球菌的分型,甲型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要点.
(5)掌握脑膜炎奈瑟菌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10、肠杆菌科
考试内容
肠道杆菌的共性五种类型的大肠埃希菌致病株LT、ST大肠菌群的含义和意义志贺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病原体分离鉴定的步骤沙门菌属的抗原构造与分类、变异、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病原体的分离鉴定
肥达反应克雷伯菌变形杆菌
考试要求
(1)了解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2)了解大肠菌群指数、大肠埃希菌属中的致病株及其致病物质.
(3)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的致病性.
(4)掌握志贺菌属与沙门菌属微生物学检查步骤.
11、弧菌属和螺杆菌属
考试内容
弧菌属的特性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抗原构造与分型(区别○-1群与非○-1群的意义、古典生物型与EL Tor生物型、○139)、抵抗力、致病物质(霍乱肠毒素作用机制)与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副溶血弧菌
的培养特性(嗜盐性)、所致疾病和防治神奈川试验幽门螺杆菌的重要性状及致病性、诊断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霍乱弧菌的两种生物型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与所致疾病.
(2)了解副溶血弧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所致疾病.
(3)掌握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
(4)了解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
12、厌氧性细菌
考试内容
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和艰难梭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汹涌发酵Nagler反应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原则.
(2)掌握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的致病机制.
(3)了解艰难梭菌的致病性.
(4)掌握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特点.
13、分枝杆菌属
考试内容
结核杆菌的形态染色(抗酸性)及培养特点、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及其实际意义、变异性(毒力变异和耐药性变异)、致病物质、传播途径及所致疾病(原发感染与继发感染)、免疫性(传染免疫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结核菌素试验(原
理、判断与用途)、微生物学检查(浓缩集菌与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卡介苗的接种麻风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致病性(传播途径)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涂片染色镜检及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的意义)和防治原则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
类和特性
考试要求
(1)掌握结核分支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免疫性和特异性防治.
(2)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的种类和特性.
(3)了解麻风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传播途径及微生物学检查.
14、动物源性细菌
考试内容
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的概念布鲁氏菌属的分类、对动物与人类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的取材、血清学诊断的常用方法和意义、病畜管理及疫苗接种在预防上的作用鼠疫杆菌的典型形态与多形性、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
取材和诊断依据以及预防措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致病性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人畜共患病、动物源性疾病的概念.
(2)了解布鲁氏菌属的分类、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掌握鼠疫杆菌的典型形态与多形性、致病作用、传染方式及临床类型、取材和诊断依据以及预防措施.
(4)了解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致病性.
(5)掌握炭疽芽胞杆菌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15、嗜血杆菌、棒状杆菌、鲍特菌、军团菌和假单胞菌
考试内容
流感嗜血杆菌形态、培养(卫星现象)、致病性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排列特点、培养特性、致病性(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免疫性(锡克氏试验的原理、结果及判断)、微生物学检查和特异性防治(类毒素及抗毒素的应用)嗜肺军
团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特异性预防
考试要求
(1)掌握流感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卫星现象)和致病性.
(2)掌握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
(3)了解流感嗜血杆菌、白喉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4)了解嗜肺军团菌的形态染色及所致疾病.
(5)了解百日咳鲍特菌的形态、培养、所致疾病和特异性预防.
16、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与螺旋体
考试内容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衣氏放线菌的条件致病性(放线菌病)形诺卡菌的致病性(化脓性感染)支原体的概念、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生化反应、抗原构造、种类和所致疾病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肺炎支原体所致疾
病及其微生物学检查溶脲脲原体的致病性立克次体的概念、共同特点与分类外斐反应普氏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的致病性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贝纳柯克斯体(又称Q热柯克斯体)的致病性汉赛巴通体的致病性衣原体的概念、共同特征和发育周
期沙眼衣原体三个生物变种的致病性、传播方式、血清型与所致疾病关系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肺炎衣原体的致病性螺旋体的概念、特性和种类钩端螺旋体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抗原构造与分类、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免疫性、检查
方法及防治梅毒螺旋体的形态、培养特性、所致疾病及传播方式、免疫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伯氏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放线菌与诺卡菌属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
(2)了解支原体的生物学地位、形态、培养和繁殖特点及种类.
(3)掌握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与人类疾病的关系.
(4)了解立克次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形态和培养特点及传播媒介.
(5)掌握普氏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致病性和检查方法.
(6)了解衣原体的生物学地位、种类、形态、培养、繁殖特点和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7)掌握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所致的人类疾病及其致病机制.
(8)了解螺旋体的生物学地位和种类.
(9)掌握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原则.
(10)掌握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11)了解伯氏疏螺旋体、奋森疏螺旋体、回归热疏螺旋体的致病性.
(三)医学病毒学部分
1、病毒的基本性状
考试内容
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体核衣壳及其对称性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病毒的培养与增殖病毒培养与增殖的细胞效应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和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和释放)病毒的异常增殖(缺陷干扰颗粒和顿挫感染的概念)病毒的遗
传变异病毒的分类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的生物学地位、分类、命名及遗传变异.
(2)掌握病毒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3)掌握病毒的培养与增殖.
2、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考试内容
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病毒感染)细胞水平的病毒感染(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细胞增生与细胞转化、细胞基因的整合)病毒感染对免
疫系统的作用抗病毒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干扰素与NK细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的免疫逃避机制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的传播方式、病毒感染的类型和宿主的抗病毒感染免疫.
(2)掌握病毒的致病机制.
(3)掌握病毒的垂直传播和持续性感染.
(4)掌握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
3、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考试内容
病毒感染标本的采集和送检(采集时间、标本的处理等)病毒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病毒感染定量PFU TCID50检测病毒抗原及抗体的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的方法抗病毒治疗病毒感染的预防
考试要求
(1)了解病毒感染的一般检查程序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2)掌握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方法.
(3)掌握病毒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以及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4)了解病毒感染的药物防治和免疫防治.
4、呼吸道病毒
考试内容
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表面抗原(HA,NA)及其功能、分型、变异和意义、培养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麻疹病毒的结构和H、F蛋白、致病性、与SSPE关系、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呼吸道病毒的种类.
(2)掌握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分型和变异、致病性、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及防治原则.
(3)了解副粘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4)掌握麻疹病毒的致病性、免疫性和防治原则.
(5)了解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呼肠病毒的致病性.
5、肠道病毒和胃肠炎病毒
考试内容
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性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型别、致病性、免疫性与特异性预防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的分组、分型与致病性新型肠道病毒68、69、70、71型的致病性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
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肠道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性.
(2)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原组成,致病性,免疫性和特异性预防.
(3)了解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新型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4)掌握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原则.
(5)了解肠道腺病毒、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性.
6、肝炎病毒
考试内容
肝炎病毒的种类HAV的生物学特点、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特异性预防HBV的形态结构、基因结构与复制方式、动物感染模型与细胞培养、病毒抗原—抗体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致病性与免疫性以及免疫预防HCV的形态结构、致
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HDV的形态结构和致病性HEV的形态结构、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核酸类型与基因结构.
(2)掌握五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3)掌握HBV的复制过程.
(4)掌握HBV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5)掌握HBV和HCV感染慢性化的机制.
7、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考试内容
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性及感染类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储存宿主、传染源、传播媒介)、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特异性预防登革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包括免疫促进作用)森林脑炎病毒的
传播途径和致病性出血热病毒的种类汉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血清学反应)和防治原则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黄病毒和甲病毒的共同特点和感染类型.
(2)掌握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3)了解登革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致病性.
(4)了解引起我国出血热的常见病毒.
(5)掌握汉坦病毒的分型、生物学特性、流行环节、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病毒分离、抗原检测)和防治原则.
(6)了解新疆出血热病毒的致病性.
8、疱疹病毒
考试内容
疱疹病毒的种类和共同特点(形态结构、培养、感染类型)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原发感染、隐伏与再发感染、先天性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致病性巨细胞病毒的致病性(先天性感染、围产期感染、接触感染、输血感染、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感染)和检测方法EB病毒的致病性和诊断(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人疱疹病毒6、7、8型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常见致人类感染的疱疹病毒种类及所致疾病.
(2)了解疱疹病毒的共同特点.
(3)掌握单纯疱疹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特性.
(4)掌握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的致病性和检测方法.
(5)了解人疱疹病毒6、7、8型的致病性.
9、逆转录病毒
考试内容
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和特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形态结构、复制、病毒的变异与受体、培养特性、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过程、HIV感染的免疫反应、微生物学检查法(抗体检测,病毒及其组分检测)和防治原则人类嗜T细胞病
毒1、2型的致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逆转录病毒的种类及特性.
(2)掌握HIV的形态结构、复制、病毒的变异、受体、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过程、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3)了解人类嗜T细胞病毒1、2型的致病性.
10、其他病毒和朊粒
考试内容
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内基小体,抗原检测)和防治原则人乳头瘤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与宫痉癌的关系)
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朊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与防治
考试要求
(1)掌握狂犬病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
(2)了解人乳头瘤病毒和人类微小病毒B19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3)掌握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
(4)了解朊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检测与防治.
(四)医学真菌学部分
1、真菌学总论
考试内容
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分类、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培养条件、菌落类型与特点)、繁殖方式和抵抗力真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致病机制)和免疫性真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真菌的生物学地位和分类.
(2)掌握真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繁殖方式.
(3)掌握真菌的致病性(感染类型,致病机制)和检查方法.
(4)了解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主要病原性真菌
考试内容
皮肤癣真菌的种类、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
病性
考试要求
(1)了解皮肤癣真菌的种类、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2)了解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的致病性.
(3)掌握新生隐球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4)掌握白假丝酵母菌的形态、培养特性、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法.
(5)了解曲霉、毛霉、卡氏肺孢菌的致病性.
(五)医学寄生虫学总论部分
考试内容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寄生、共生、共栖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寄生虫的种类(专性、兼性、偶然、体内、体外、长期或暂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
、储蓄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带虫免疫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
的特点带虫者、慢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概念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传染性、人兽共患性)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
(自然、社会、生物因素)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考试要求
(1)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性、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的种类、寄生虫的分类及营养代谢、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寄生虫抗原种类及特点、寄生虫的免疫逃避、寄生虫免疫病理类型、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寄生
虫病的实验诊断、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大成就.
(2)掌握寄生、共生和共栖的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其类型、宿主的种类(中间宿主、终末宿主、储蓄宿主、转续宿主)、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夺取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损害)、幼虫移行症和
异位寄生的概念以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传染性、人兽共患性).
(六)医学原虫学部分
考试内容
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与生殖等生理功能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滋养体与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重要医学原虫的分类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形态(滋养体与包囊)、生活史(滋养体及包囊各期的发育)、致病(
虫株毒力、寄生环境的理化条件以及生物因素和宿主机体状况与致病的关系,病变特点,肠阿米巴病与肠外阿米巴病的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流行(分布概况及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其他人体非致病或机会致病阿米巴的滋养体和包囊的形态
鉴别(重点为结肠内阿米巴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区别)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寄生于人体的利什曼原虫的主要种类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主要危害性、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与临床症状、免疫特点、我国黑热病的特殊临床
表现、黑热病并发症、实验诊断和防治原则蓝氏贾第鞭毛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生活史特点、致病机理与临床表现及与不孕症的关系、病原学诊断、流行与防治疟原虫的种类
、危害、形态与生活史(在人体内和蚊体内的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特点、红细胞被原虫寄生的变化、间日原虫具有两型子孢子及休眠体的学说、间日疟原虫形态和生活史与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不同之处)、致病(疟原虫致病的主要
阶段,疟疾发作、再燃、复发的概念和机制,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疟疾贫血、凶险型疟疾和疟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免疫特点、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实验诊断(病原检查、血清学诊断、诊断新技术)、流行(疟疾在我国的分布及
流行现状,疟疾爆发流行的特点和流行因素)以及防治(综合防治措施,抗疟药与疟原虫的抗药性,我国的抗疟成就和面临的艰巨任务)弓形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隐孢子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
因素和防治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原虫的基本形态结构、原虫的运动、营养、代谢与生殖等生理功能、医学原虫的生活史类型、滋养体与包囊的概念、医学原虫的致病特点以及重要医学原虫的分类.
(2)掌握常见人体寄生原虫的鉴别特征.
(3)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性及其病原学检查方法.
(4)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的流行因素和防治原则.
(5)掌握疟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在人体内和蚊体内的发育过程及各阶段的形态特点、红细胞被原虫寄生的变化、间日原虫具有两型子孢子及休眠体的学说、间日疟原虫形态和生活史与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不同之处)、致病(疟原
虫致病的主要阶段,疟疾发作、再燃、复发的概念和机制,疟疾发作的临床表现,疟疾贫血、凶险型疟疾和疟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免疫特点、免疫逃避、免疫病理)、实验诊断方法、流行因素和防治措施.
(七)医学蠕虫学部分
1、医学吸虫
考试内容
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原则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致病性人体寄生的
血吸虫种类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形态(成虫、卵)、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径,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虫移行,成虫寿命)、致病(尾蚴、童虫、成虫,特别是虫卵的致病性
,免疫损害)、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龙袋集卵,活检;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流行(分布,因素)与防治我国血吸虫防治工作的成就尾蚴性皮炎(稻田性皮炎)
考试要求
(1)了解土源性蠕虫和生物源性蠕虫的概念、吸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2)掌握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生活史、致病性和病原诊断方法.
(3)了解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4)了解异形吸虫和棘口吸虫的致病性.
(5)掌握日本血吸虫的形态(成虫、卵)、生活史(成虫寄生部位,卵排出途径,毛蚴孵化,毛蚴,尾蚴的特征,在钉螺体内的发育,感染期和方式,童虫移行,成虫寿命)、致病(尾蚴、童虫、成虫,特别是虫卵的致病性,免疫损害)
、实验诊断(病原检查:直接涂片,自然沉淀,毛蚴孵化,尼龙袋集卵,活检;免疫诊断、环卵沉淀试验,IHA,ELISA等)、流行(分布,因素)与防治方法.
2、医学绦虫
考试内容
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形态(成虫、棘球蚴和原头节)
、生活史、棘球蚴的致病、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绦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特点和分类.
(2)了解常见人体寄生绦虫的形态特征.
(3)掌握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生活史、致病和实验诊断方法.
(4)了解曼氏迭宫绦虫、阔节裂头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缩小膜壳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3、医学线虫和棘头虫
考试内容
线虫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分类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作用、实验诊断、流行和防治原则寄生人
体的丝虫种类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的形态(特别是两种微丝蚴的鉴别)、生活史(在中间宿主蚊和终宿主人体发育的过程,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致病机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检查方法
及采血时间)、流行(我国的分布地区及现状、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我国防治丝虫病的成就
考试要求
(1)了解线虫的形态特点与功能、生活史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2)了解常见人体寄生线虫的形态特征.
(3)掌握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生活史、致病作用和病原检查方法.
(4)了解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洲板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旋毛形线虫和猪巨吻棘头虫的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5)掌握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两种微丝蚴的鉴别、生活史(在中间宿主蚊和终宿主人体发育的过程,两种丝虫的寄生部位,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致病机理,急性期和慢性期的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检查方法及采血时间)、流
行因素与防治原则.
八、医学节肢动物部分
考试内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的生态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蛛形纲的形态特征蜱螨对人体的危害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特征和区别、生
活史、生态习性、我国主要种类及分类、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防制原则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习性、致病与主要症状、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尘螨与疾病的关系昆虫纲的形态特征、发育与变态、与医学有关的昆虫的分类地位及主要形态特征
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常见种类、与疾病的关系(传病机制)及防制原则
考试要求
(1)了解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与医学有关的节肢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的生态及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原则.
(2)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及病媒节肢动物的判定标准.
(3)了解蛛形纲和昆虫纲的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4)了解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区别、生活史、生态习性、我国主要种类和分类及防制原则.
(5)掌握硬蜱、软蜱、恙螨和革螨与疾病的关系.
(6)了解疥螨、蠕形螨的形态、生活习性、致病与主要症状、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以及尘螨与疾病的关系.
(7)掌握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概念.
(8)了解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生活史和生态习性、常见种类及防制原则.
(9)掌握蚊、蝇、蠓、蚋、虻、蚤、虱、臭虫及蜚蠊与疾病的关系(包括传病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