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一、考试性质
《药学综合》是为招收药学类硕士研究生设置的药学基本知识选拔性考试科目,由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药理学三门课程组成。旨在考察学生对药学基础课程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进一步学习
药学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适用专业
100700药学(学术型)105500药学(专业型)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作答时间为180分钟。
3、题型比例:单选题40%
简答题40%
论述题20%
四、考查要点
有机化学
本课程理论部分着重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结构理论、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性质和合成等方面的知识,强调学生灵活运用有机基本理论来解释、分析实验现象、结果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有机化合物的异构现象(碳链、位置及官能团异构、构象、顺反及对映异构);(2)应用价键理论和共振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3)掌握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
基本理论;(4)能运用电子效应(诱导与共轭)理论,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某些有机反应的问题;(5)初步掌握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游离基、碳烯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6)掌握重要亲
核取代、亲电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和游离基反应的历程,并能初步运用以解释相应的化学反应。(7)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重要有机化学反应:取代、加成、消除、氧化、酯化、酰化、脱羧、偶联等反
应,以及它们在有机合成上的初步运用。
第一章绪论
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构造式的表达;
2、有机酸碱的概念。
重点内容:有机酸碱理论。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1、烷烃和环烷烃的分类、命名、构造异构;
2、烷烃的结构与构象分析;
3、烷烃的化学反应:氧化、热裂解和卤代反应;卤代反应机理、反应进程与能量关系、过渡态理论对理解有机反应机理的促进;
4、环烷烃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活泼性(开环及开环方向)与环大小的关系;
5、环己烷及取代环己烷的构象(船式和椅式、a键和e键)。
重点内容:自由基取代反应、构象分析、小环化合物的化学特性。
第三章烯烃
1、烯烃的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含两个或更多个双键的异构)。
2、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
3、烯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氢、卤化氢、硫酸、水、次卤酸、硼氢化反应)。氧化反应(高锰酸钾氧化、臭氧氧化)。聚合反应,α-H的卤代反应。
4、烯烃加成反应历程:(正碳离子、鎓离子),马氏定则的理论解释(用诱导效应和正碳离子的稳定性进行解释)。
5、碳正离子的结构、相对稳定性和重排;
6、烯烃制备:炔烃的还原;醇的失水;卤烷脱卤化氢。
重点内容:亲电加成反应及其历程。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1、炔烃和二烯烃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炔烃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加氢、卤素、卤化氢、水、醇),氧化反应,炔烃的活泼氢反应。
3、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2-加成与1,4-加成(烯丙基碳正离子的形成及稳定性、动力学控制与热力学控制),Diels-Alder反应(协同环加成)。
4、共轭效应。
重点内容: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二烯烃的共轭加成、共轭效应。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
1、平面偏振光及比旋光度;
2、对映异构体和手性;
3、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称因素、手性因素;
4、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费歇尔投影式;
5、对映异构体构型的命名:R、S命名法;
6、含一个或多个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旋光异构体的个数和相互关系;
7、外消旋体的拆分;
8、取代环烷烃的立体异构:顺反异构和对映异构;
9、烷烃卤代反应和烯烃与卤素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重点内容:R、S构型命名法,费歇尔投影式表示方法、有关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
第六章芳烃
1、苯的结构与命名。
2、开库勒结构式,共振论及其对苯分子结构式的解释。
3、芳香烃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烷基化)反应历程。氧化反应:苯环的氧化,侧链的氧化。加成反应:加氢、加氯。
4、多环芳烃:萘结构、性质(取代、氧化、加氢)。
5、非苯芳烃——Huckel规则,环辛四烯负离子,奥,轮烯。
重点内容:芳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休克尔规则。
第七章卤代烷
1、卤代烷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3、亲核取代反应:SN1、SN2机理及各自的立体化学特征;
5、影响亲核取代反应的因素:从底物结构、离去基团、亲核试剂、溶剂等角度考虑;
6、消除反应:E1、E2机理及各自的立体化学特征,消除产物与底物结构的本质联系;
7、格氏试剂的制备和用途。
重点内容: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
第八章醇、酚和醚
1、醇、酚、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2、醇的化学性质:O-H键的断裂(酸性),C-O键的断裂(亲核取代反应,成醚反
应,消除反应,成酯反应等),氧化和脱氢反应;
3、二元醇的反应:高碘酸或四醋酸铅氧化,频哪醇重排;
4、醇的制备;
5、酚的化学反应;
6、醚的化学性质:碱性,醚键的断裂,自动氧化;
7、醚的制备:醇分子间脱水,威廉姆逊合成法;
8、环氧化物结构及化学反应:酸、碱条件下开环的方向性和立体化学。
重点内容:醇酚醚的化学反应及各自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