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以研促教,研精毕智,厚德载晟!
24小时报名热线
13021053105

2023年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初试822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大纲

作者:研晟考研
2022-11-28 22:29:55
2008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官网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I.考查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考试涵盖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必答题为 150 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毛泽东思想约 15 分、中国近现代史约 50 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约 35 分、思想政治原理约 50 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简答题 7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70 分;

分析论述题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Ⅲ.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

【考查目标】

1.准确识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初步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分析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和历史地位

(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四)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近代中国社会与民族民主革命

(二)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三)符合中国革命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总路线

(四)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二)在统一战线中采取坚定而灵活的策略

(三)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四)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五)党的思想建设、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一)从以农村为中心到以城市为中心

(二)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四)土地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

五、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一)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二)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

(三)人民民主专政是民主和专政的结合

(四)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六、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一)建国初期的基本国情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基本思想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四)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七、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与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四)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与解决台湾以及香港、澳门问题的基本方针

(五)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

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二)群众路线:党的一切工作和基本方针和路线

(三)独立自主:革命与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九、历史经验和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不可磨灭的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与时俱进的创新理论

(三)20 世纪中国革命最伟大的创业者

(四)历史转折点是以真正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为标志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验证

第二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

【考查目标】

1.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进程与阶段特征;

2.认识、理解中国近现代史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关意义;

3.能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一、反对外国侵略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

(二)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三)资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形式与特点

(四)反对侵略的斗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二、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意义与局限

(二)洋务运动的过程、作用与失败原因

(三)戊戌维新运动的过程、意义与教训

三、辛亥革命与帝制终结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与资产阶级革命派活动

(二)三民主义学说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关于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

(四)帝制覆灭与民国建立

(五)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三座大山”与两个中国之命运

(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与社会思潮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四)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意义

(五)中共一大二大的历史意义与国共第一次合作


相关阅读

预约
报名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咨询
QQ群
(1)群
(2)群
(3)群
(4)群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130210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