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变革,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向地理科学进行转身,研究主题更加强调陆地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范式经历着从地理学知识描述、格局与过程耦合,向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和预测转变。
01、院校综合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985211---北京市--A+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是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学部,为地理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起源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史地类,1928年正式成立地理系,2016年11月由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灾害风险科学研究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组建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设有教学机构2个,本科专业5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0个;有教师195人,在读本科生460余人,在读研究生近900人。
北京大学---985211---北京市--A+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零五号院,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学校位列国家“双一流”A、“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截至2017年12月,北大拥有教职工(不包含博士后)21183人;专任教师数7317人,其中,按职称划分:正高级2217人,副高级223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5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8人,“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入选者3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7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40个,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2474人,科研机构人员1161人,附属医院教职工10131人。
南京大学---985211---南京市--A+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是南京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学院起源于1921年竺可桢先生在东南大学创办的地学系,之后随东南大学更名为中央大学地理学系;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地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原浙江大学地质地理系、四川大学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部分师生并入南京大学地理系;1987年,更名为大地海洋科学系;1995年,更名为城市与资源学系;2006年,在城市与资源学系基础上建立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据2022年2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设4个系,开设5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术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术学位授权点9个;有专任教师90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46人、讲师5人,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
华东师范大学---985211---上海市--A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是华东师范大学二级学院,由华东师范大学地球科学学部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前身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成立于195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系,由浙江大学地理系迁并组建而成。 1952年,复旦大学史地系的地学人才也调到了华东师大。2014年3月,地理科学学院在地理系基础上正式成立。根据2018年1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开设3个本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予权8个;有教师73人,有本科生422人(含孟宪承书院免费师范生99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93人(不含免师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79人,留学生6人。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于华东师范大学,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95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苏纪兰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教授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学钰教授、张经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高抒教授为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要从事河口海岸的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河口演变规律与河口沉积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与动力沉积过程;河口海岸生态与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211--南京市--A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历史舆地科;1914年,三江师范学堂改设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9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改国文部为文史地部,增设地理学科;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扩建为国立东南大学;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设地理学系,竺可桢为任系主任;1928年,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设地理系科;1930年,地学系分为地理系和地质系,胡焕庸任地理系主任;1943年, 李旭旦接任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南京大学,李旭旦仍担任地理系主任;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成立,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李旭旦教授偕金祖孟、陆漱芬等先生到南京师范学院创办地理系;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1997年,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原基础上组建地理科学学院,为当时中国国内第一家地理科学学院。根据2022年1月官网显示,学院有6个教学系,6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有教职工155人,其中教授61人。
武汉大学---985211---武汉市--A
武汉大学,简称武大,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成员。截至2022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960805平方米,馆藏图书722.13万册;设有六大学部34个学院、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133个本科专业;拥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教职工7468人,其中专任教师3875人;有普通本科生29944人,硕士研究生20298人,博士研究生9036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461人。
陕西师范大学---211---西安市--A
陕西师范大学,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平台 ”,入选国家“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长安联盟、西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与发展联盟创始成员,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师范生公费教育试点院校,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截至2023年3月,学校建有长安、雁塔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纸本藏书411万册;设有25个学院(部)、1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和民族教育学院,开设71个本科专业;拥有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专任教师2002人,全日制在校生29467人,其中本科生18506人,硕士研究生8996人,博士研究生1965人。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A
首都师范大学,位于北京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北京市双培外培计划、北京华文教育基地;学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约8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75.7万平方米;设有30个院系(中心)、2个教研部,开设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9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现有教职工2961人,各类学生总数27741人,全日制贯通培养生441人,专科生225人,本科生12151人。
东北师范大学---211---长春市--A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是东北师范大学二级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始建于1949年8月成立的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1996年,成立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成立。截至2019年8月,学院下设4个系,4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有教职员90人,本科生557人,硕士生290人,博士生49人。
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市--A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肇始于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之史地选科,至今,地理学科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1952年福建师范学院始建地理系,1958年成立中科院华东分院福建地理所(1964年更名为福建地理研究所);1970年(文革期间)系所均被迫停办;1972年和1982年先后复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后增设旅游系和土地与城市系)和地理研究所;1999年8月,由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组建地理科学学院(2004-2009年,旅游学院挂靠在地理科学学院),2019年学院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22 年6 月,挂牌建设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学院拥有一支结构日趋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159人,博士生导师48人,教授(研究员)5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4人。其中拥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含海外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百人计划特级人才1人、省杰出科技人才1人、省特殊支持双百计划6人、省高校领军人才4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省杰青5人和闽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等。
那么,地理学的Top10的学校都考什么科目,招生人数是怎样呢?继续往下看
学校名称 | 所属学院 | 专业名称 | 专业课考试科目 | 统招人数 |
北京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学部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全球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学 | (303)数学(三) (830)地理学基础 | 61 |
北京大学 |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土空间规划/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国土空间规划 | (301)数学(一) (810)地理信息系统 (612)地理学综合 (809)国土空间规划综合 (303)数学(三) (868)自然地理学 (828)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622)国土空间规划综合 (824)城市规划原理 | 32 |
深圳研究生院 | ||||
城市与环境学院 | ||||
南京大学 |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 海洋地球科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遥感 | (302)数学(二) (813)自然地理学 (814)人文地理学 (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816)海洋科学导论 (857)遥感概论 | 24 |
华东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学/地理学/自然地理学 | (303)数学(三) (813)自然地理学 (881)人文地理学 (88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35 |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 | ||||
南京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环境遥感/地理教育学 | (302)数学(二) (842)自然地理学 (843)人文地理学 (844)地理信息系统 (845)C语言程序设计(含数据结构) (846)遥感原理与方法 (847)地理学学科综合
| 113 |
武汉大学 |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 | (302)数学(二) (890)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14 |
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 ||||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
陕西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学/地理学/自然地理学 | (302)数学(二) (808)地理学综合
| 33 |
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 ||||
首都师范大学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601)高等数学(通用) (833)自然地理学 (834)经济地理学 (835)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概论 | 42 |
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
东北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湿地科学 | (633)数学(地) (802)地理学基础 (845)生态学基础 | 57 |
福建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自然灾害学 | (634)自然地理学 (842)人文地理学 | 106 |
解析:
通过对各学校考试科目及招生人数的整理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历史招生人数是比较多的,报考这些学校的话,成功的胜算可能会相对更大一些;除了这些,考生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内容呢?自然分数线报录比是每个考生的重点关注,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给自己的择校一个明确的定位。
以下以近三年的复试录取情况为例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310-50-50-80-90 | 23 (398/317) |
人文地理学 | 315-45-45-70-90 | 12 (395/315)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20-50-50-100-100 | 18 (408/320) | |
自然资源 | 300-50-50-85-110 | 19 (393/335) | |
全球环境变化 | 280-45-45-60-70 | 22 (374/292) | |
自然灾害学 | 290-45-45-60-70 | 5 (354/290)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289-48-48-70-90 | 15 (427/345) |
人文地理学 | 7 (415/362)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9 (413/387) | ||
自然资源 | 18 (397/325) | ||
全球环境变化 | 21 (412/322) | ||
自然灾害学 | 6 (398/289)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300-48-48-70-90 | 14 (410/350) |
人文地理学 | 6 (390/345)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0 (421/335) | ||
自然资源 | 18 (419/339) | ||
全球环境变化 | 26 (403/308) | ||
自然灾害学 | 6 (421/327) |
北京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10-50-55-90-90 | 2 (412/371) |
国土空间规划 | 4 (388/330) | ||
自然地理学 | 4 (416/381) | ||
人文地理学 | 3 (412/341) | ||
国土空间规划 (深圳研究院) | 19 (414/355) | ||
2022年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10-55-55-90-90 | 2 (362/359) |
自然地理学 | 5 (402/360) | ||
人文地理学 | 2 (388/355) | ||
国土空间规划 (深圳研究院) | / | ||
2021年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10-55-55-90-90 | 4 (388/300) |
自然地理学 | 6 (411/333) | ||
人文地理学 | 2 (391/375) | ||
国土空间规划 (深圳研究院) | / |
南京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海洋地球科学 | 290-50-50-75-75 | 7 (396/334) |
自然地理学 | 22 (405/310) | ||
人文地理学 | 14 (414/341)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23 (443/314) | ||
资源环境遥感 | 6 (424/391) | ||
2022年
| 海洋地球科学 | 300-50-50-75-75 | 6 (393/348) |
自然地理学 | 14 (400/313) | ||
人文地理学 | 12 (403/372)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7 (423/379) | ||
资源环境遥感 | 9 (385/365) | ||
2021年 | 海洋地球科学 | 305-50-50-75-75 | 1(347) |
自然地理学 | 19 (414/375) | ||
人文地理学 | 8 (398/378)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6 (422/383) | ||
资源环境遥感 | 6 (386/353) |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280-38-38-57-57 | 14 (376/280) |
人文地理学 | 320-38-38-57-57 | 15 (371/321)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32-38-38-57-57 | 9 (410/335)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329-39-39-59-59 | 12 (397/346) |
人文地理学 | 358-39-39-59-59 | 13 (409/360)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63-39-39-59-59 | 8 (394/364)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310-37-37-56-56 | 23 (381/311) |
人文地理学 | 18 (385/343)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4 (413/352) |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 | 296-38-38-57-57 | 35 (394/295) |
自然地理 (与中科院联合培养) | 295-38-38-57-57 | ||
人文地理 | 331-38-38-57-57 | 33 (382/302) | |
人文地理 | 314-38-38-57-57 | ||
人文地理 | 315-38-38-57-57 | ||
人文地理 | 280-38-38-57-57 | ||
人文地理 | 302-38-38-57-57 | ||
人文地理 | 285-38-38-57-57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27-38-38-57-57 | 94 (437/327)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32-38-38-57-57 | ||
地理环境遥感 | 298-38-38-57-57 | 8 (361/303)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301-39-39-59-59 | 22 (368/301) |
自然地理学 (与中科院联合培养) | 332-39-39-59-59 | ||
人文地理学 | 300-39-39-59-59 | 25(368/308)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35-39-39-59-59 | 61 (419/333)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33-39-39-59-59 | ||
地理环境遥感 | 316-39-39-59-59 | 7 (388/327)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310-37-37-56-56 | 32 (379/310) |
人文地理学 | 330-37-37-56-56 | 23 (405/330)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70-37-37-56-56 | 95 (431/370) | |
地理环境遥感 | 310-37-37-56-56 | 11 (395/310) |
武汉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340-55-60-85-90 |
/
|
人文地理学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
资源环境监测与规划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340-60-50-90-90 | / |
人文地理学 | 1(389)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35-60-60-90-75 | 19 (415/335)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340-60-50-90-90 | 1(381) |
人文地理学 | 6 (391/376)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77-60-50-90-90 | 21 (430/377) |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308-38-38-57-57 | 13 (354/309) |
人文地理学 | 287-38-38-57-57 | 7 (340/287)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14-38-38-57-57 | 7 (364/314) | |
自然灾害学 | 279-38-38-57-57 | 4 (306/288) | |
地理学 | 315-60-60-80-80 | 1(318)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308-38-38-57-57 | 13 (385/329) |
人文地理学 | 287-38-38-57-57 | 8 (365/329)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11-38-38-57-57 | 7 (353/311) | |
自然灾害学 | 270-38-38-57-57 | / | |
地理学 | 334-55-55-81-81 | 4 (380/344)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310-37-37-56-56 | 16 (374/313) |
人文地理学 | 6 (378/322)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7 (360/288) | ||
自然灾害学 | 3 (334/289) | ||
地理学 | 7 (374/291) |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303-38-38-57-57 | / |
人文地理学 | 323-38-38-57-57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279-38-38-57-57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339-39-39-59-59 | / |
人文地理学 | 323-39-39-59-59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23-39-39-59-59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289-37-37-56-56 | / |
人文地理学 | 286-37-37-56-56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316-37-37-56-56 |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279-38-38-57-57 | 26 (387/312) |
人文地理学 | 16 (397/329)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5 (371/335) | ||
湿地科学 | 10 (354/283)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290-39-39-59-59 | 24 (402/342) |
人文地理学 | 13 (405/342)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7 (402/308) | ||
湿地科学 | 7 (368/296)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280-37-37-56-56 | 20 (387/324) |
人文地理学 | 10 (391/298)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1 (374/323) | ||
湿地科学 | 11 (384/302) |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 专业 |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
2023年 | 自然地理学 | 279-38-38-57-57 | 76 (397/308) |
人文地理学 | 16 (375/314)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7 (369/281) | ||
自然资源学 | 3 (306/299) | ||
城市与区域规划 | 15 (351/2297) | ||
自然灾害学 | 2 (352/330) | ||
2022年 | 自然地理学 | 290-39-39-59-59 | 79 (392/303) |
人文地理学 | 14 (374/287)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9 (356/301) | ||
自然资源学 | 1(296) | ||
城市与区域规划 | / | ||
自然灾害学 | 2 (317/312) | ||
2021年 | 自然地理学 | 280-37-37-56-56 | 75 (380/294) |
人文地理学 | 17 (361/308)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8 (354/285) | ||
自然资源学 | 1(282) | ||
城市与区域规划 | / | ||
自然灾害学 | / |
考试题型
北京师范大学 | (303)数学(三) (830)地理学基础 |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选做题 |
北京大学 | (810)地理信息系统 (612)地理学综合 (809)国土空间规划综合 (303)数学(三) (868)自然地理学 (828)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622)国土空间规划综合 (824)城市规划原理 |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
南京大学 | (302)数学(二) (813)自然地理学 (814)人文地理学 (815)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816)海洋科学导论 (857)遥感概论 |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
华东师范大学 | (303)数学(三) (813)自然地理学 (881)人文地理学 (88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
南京师范大学 | (302)数学(二) (842)自然地理学 (843)人文地理学 (844)地理信息系统 (845)C语言程序设计(含数据结构) (846)遥感原理与方法 (847)地理学学科综合 | 选择、填空、证明、程序设计、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
武汉大学 | (890)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 名词解释、简答、分析、论述 |
陕西师范大学 | (808)地理学综合 | 名词解释、简答、分析 |
首都师范大学 | (833)自然地理学 (834)经济地理学 (835)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概论 |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
东北师范大学 | (802)地理学基础 (845)生态学基础 |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
福建师范大学 | (634)自然地理学 (842)人文地理学 |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
就业方向
地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学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规划、管理、城市规划师,旅游战略研究经理,旅游规划设计师,地理教辅审稿编辑等工作。
以上是关于地理学考研的top10学校综合考情分析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