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以研促教,研精毕智,厚德载晟!
24小时报名热线
13021053105

2025中药专业院校TOP10考研综合情况

作者:研晟考研
2023-10-16 16:13:31
430
来源:研晟考研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中药学专业硕士学位是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胜任中药生产、质量评价与控制、新药研发、注册申请、流通管理、合理使用、临床及社会服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中药学专门人才。随着中医药的普及和应用范围扩大,中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国内中药专业哪所学校好呢?下面研晟考研收集整理了国内中药专业最好的十所大学,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01、院校综合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北京市--A+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二级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前身是北京中医学院中药学系,成立于1958年,1995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截至2018年3月,学院设有12个学系(部),开设3个本科专业;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9个二级硕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共有教职工159人,有在校各类学生19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2人,硕士研究生598人,全日制本科生1252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A+

上海中医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00]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首批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地;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与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合署运行。学校创办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首批建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三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均取得A+的优秀成绩,是全国中医院校中唯一取得3个A+的高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A-

南京中医药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方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国家卫生部确定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中医师资进修教育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是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联盟、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成员。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9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B+

天津中医药大学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3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药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天津市顶尖学科,3个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中药学、中医学等骨干学科取得显著进步。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B+

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护理学、药物制剂等10个本科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心理学、制药工程、药物分析、中药制药等4个本科专业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

广州中医药大学--985211-武汉市--B+

学校中医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学科6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临床医学、药学、疫病防治与应急管理学),另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农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学校设有24个本科专业,有在校学生的专业29个,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有全日制学生19427人,其中本科生12240人、研究生5991人,港澳台842人,外国留学生354人。拥有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是全国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70年为国家培养了中医药专门人才13万人,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刘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医药领域领军人物。

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市--B+

成都中医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5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截至2023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设有19个学院、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4所,开设38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B

辽宁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沈阳市,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清昭陵,其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辽宁中医学院,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中西医临床医学和高级护理人才以及为中医药行业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医药院校。建校50年来,学校已发展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推进研究生及七年制本硕生教育,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大力加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医药学科优势突出,其他相关等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中医药高等教育院校。

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B

浙江中医药大学(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院校。学校始创于1953年6月,时名为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医学院,校址位于杭州市庆春街原浙江大学旧址;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3月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2月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B

山东中医药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山东省重点高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前身为1955年创建的山东省中医研究所研究班和1956年创建的山东省中医进修学校。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创建山东中医学院。1996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

那么,中药的Top10的学校考什么科目,招生人数这么样呢?继续往下看

学校名称

所属学院

专业名称

专业课考试科目

统招人数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13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12

中药研究所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交叉科学研究院

中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健康医学院

创新中药研究院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所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不区分院系所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114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47

中药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10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98

第一临床医学院

科技创新中心

第四临床医学院

第八临床医学院

附属中山中医院

第五临床医学院

附属广东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清远中医院

第七临床医学院

佛山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六临床医学院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40

辽宁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40

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68

浙江树人学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专业学位)

中药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55

中医药创新研究院

青岛中医药科学院

药物研究院

解析:

通过对各学校考试科目及招生人数的整理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历史招生人数是比较多的,报考这些学校的话,成功的胜算可能会相对更大一些;除了这些,考生们还需要关注什么内容呢?自然分数线报录比是每个考生的重点关注,只有明确这些,才能给自己的择校一个明确的定位。

以下以近三年的复试录取情况为例

北京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11

(351/296)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

上海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12

(337/303)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90

(389/309)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

南京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182

(406/299)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178

(415/310)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

天津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307-39-39-117

84

(390/307)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56

(393/311)

2021年

中药

300-42-42-123

15

(374/300)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5

(347/296)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3

(349/316)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2

(348/336)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学院

296-39-39-117

61

(391/299)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科技创新中心

8

(355/300)

第四临床医学院

1

(305)

第八临床医学院

1

(335)

附属中山中医院

7

(323/300)

第五临床医学院

1

(313)

第七临床医学院

3

(341/315)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3

(317/306)

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

10

(368/301)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7

(332/313)

 

 

 

 

 

 

 

 

 

 

 

 

2022年

中药学院

 

 

 

 

 

 






309-43-43-129

66

(410/311)

第一临床医学院

 

7

(354/309)

科技创新中心

 

10

(358/316)

第四临床医学院

 

1

(326)

第八临床医学院

 

/

附属中山中医院

 

2

(335/323)

第五临床医学院

 

4

(371/331)

第七临床医学院

 

2

(340/313)

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

(327/310)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2

(318/314)

 

 

 

 

 

 

 

 

2021年

中药学院

 











299-41-41-123

/

第一临床医学院

 

3

科技创新中心

 

4

第四临床医学院

 

/

第八临床医学院

附属中山中医院

 

1

第五临床医学院

 

2

第七临床医学院

 

3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93

(409/299)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66

(392/311)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73

(391/299)

辽宁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31

(355/302)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16

(359/311)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5

(319/304)

浙江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87

(412/297)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31

(400/309)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

山东中医药大学

年份

专业

分数线(总分-政治-外语-专业课)

录取人数(最高分/最低分)

2023年

中药

296-39-39-117

38

(412/296)

2022年

中药

309-43-43-129

18

(377/309)

2021年

中药

299-41-41-123

23

(370/307)

考试题型

北京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名词解释、单选、多选、简答、论述

上海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 简答题/论述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单选、名词解释、简答、问答、案例分析

天津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判断、单选、多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名词解释题、鉴别题、简答题、论述题、实验设计题及案例分析题

广州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成都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名词解释、填空、A型选择、简答

辽宁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单选、名词解释、简答、问答、案例分析

浙江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A型、B型、C型、X型

山东中医药大学

(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选择、填空、简答、计算、图谱分析题

就业方向

中药学考研毕业生可以在制药公司、药物研究所、药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中药药物研发和生产工作。您可以参与新药开发、临床试验、药品质量控制等工作。

以上是关于中药专业考研的top10学校综合考情分析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  

图片

如有考研相关问题咨询,扫码加微信,专业老师给您解答。

ccc85a1c3a6d6705eb24853f64cd9530.png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研晟考研,以便及时纠正。


如需了解更多清北考研相关内容,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啦

image.png

60a0bc96cc898262f21084998c1d615d.png

研晟考研


预约
报名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咨询
QQ群
(1)群
(2)群
(3)群
(4)群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130210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