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以研促教,研精毕智,厚德载晟!
24小时报名热线
13021053105

2025考研|复旦大学金融学上岸经验分享:一战上岸985!考试题型、参考书目、学习计划

作者:研晟考研
2023-11-20 16:54:02
404
来源:研晟考研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大家好啊,研晟学长又和大家见面啦~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复旦大学的金融专业考研上岸经验。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清北复交,复旦大学是国内最顶尖的四所大学之一,每年金融硕士的考研竞争也特别激烈。

目前,复旦大学共有五个学院开设金融硕士项目,分别是侧重经济金融经济学院,侧重财务金融的管理学院,侧重数理金融的数学学院,侧重科技金融的大数据学院,侧重投资金融的泛海金融学院。

管理学院和泛海金融学院主要采用夏令营模式招生,自2020考研以来仅限推免。数学学院和大数据学院的金融硕士今年也仅限推免,复旦大学金融硕士统招主力只剩经济学院,招生计划并未增加,缩招了。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学费两年21.8W,初试考察: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204英语二

③ 303数学三

④ 431金融学综合(备注:经济学院外语也可以选择俄语或者日语噢)。

image.png

参考书目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6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6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刘红忠《投资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叶《公司金融》(第5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金清《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风险管理实务》


考试题型

①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② 计算题:3题,每题20分,共60分。

③ 简答题:3题,每题12分,共36分。

④ 论述题:1题,共计24分。

image.png

自18年开始取消了名词解释,并逐年加大了单项选择题比重。名词解释虽然在考试中不再出现,但大家在复习的时候还是要多看看的,核心概念在简答题论述题作答的时候会很有帮助。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首先就是书本的使用方法,不建议大家一本一本地阅读,建议在对内容有大致了解的前提下,按照这样的顺序学习:预习课本一章节→听老师讲课→再看对应章节→微观做相应习题、宏观整理笔记。这是个打基础的过程,会花费很长时间,建议宏微观交替复习,两天宏观、两天微观。在基础牢固之后,建议四本书滚动复习,保持记忆。

关于练习题和题库

1.博迪《投资学》

2.罗斯《公司理财》(第一本和第二本遇到不会的不要钻牛角尖,理解方法即可)

3.朱叶老师《公司金融》课后题(每一道题都得掌握,有争议的题需要参照以往真题的解题方法来做)

4.复旦期中期末考试卷(考过原题,可以拿来练练手)

5.金融联考真题(题目质量很好,精做)

6.复旦、上财、中大、清华431真题(这四本真题质量是最好的,精做,复旦431真题每道题都得搞懂来龙去脉)

7. CPA 财管轻松过关一(建议大家在熟练掌握上述习题之后,来补充 CPA 的知识)

题库的使用方法:以上题库的提亮是足够练习的,不强求做完上述每本书的每一道题(但是朱叶老师课后题建议全部学会),在做题过程中要不断总结错题、常考题,尽力刷题去扩充自己的知识量。

关于课程部分

跟着研晟考研的课程,跟学长学姐进行学习,学长学姐安排一定的学习规划,一对一授课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在选择研晟考研前有专门的一节体验课可以尝试,看看是否对自己有所收获,可以更加的鉴定你的选择。

image.png

431专业课的规划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不断重复、不断记忆的过程,一方面通过重复学习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发现每本书的细节、扩展知识储备。以学姐的21考研时间线来说明一下学习规划:


1-2(两个月):这个阶段通读了一遍4本参考教材,用自己本科知识尝试做了一些课后习题。(这个阶段看书的过程很枯燥,自己也抓不住重点,边际收益也很低,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尤其对于跨考生来说,应该先通过读一读教材来对金融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对于本专业考生来说,通读一遍教材也能够回忆起许多本科学过的知识)

3-6(四个月):这个阶段建议加入课程加强理解。具体来说,就是看书→上课→看书→宏观做笔记、微观做题。(这个阶段收获很大,4门专业课的基础内容我是在这个阶段学会的,这一阶段,大部分微观的习题已经学会、宏观相应章节的重要知识点也能够简单默写复述)

7-9(三个月):这个阶段和上一阶段一样,同样是看书→上课→看书→宏观做笔记、微观做题。不同的是,这一阶段会接触到更难的知识,也会形成一些自己的理解

10-11(两个月):这两个月开始做真题和学习热点。上财、中大和清华的真题我只做了选择题计算题,简答论述部分就看一遍答案,然后自己写框架复述。复旦真题每一题都要细做,简答论述题按照考试要求来写,简答一页b5纸(纸张尺寸),论述两页半b5纸,复旦真题要保证每一道题都写到非常熟练。

12(考研前):课本+错题本+真题。这一阶段应该能做到所有知识都可以熟练掌握,偶尔想不起来的地方立马翻课本、翻笔记,并且不断做之前出错过的题目来加深记忆,同时也不要忘了热点的学习和反复研究真题。


学习方法

宏观金融(货银+国金+公司金融投资学的简答论述部分)


1.不断重复加深记忆

看书→上课→看书→宏观做笔记,这一过程就是不断加深记忆的过程,做过一个循环然后再做下一个循环。有些同学可能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我个人认为做笔记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自己记忆,并且在未来也比较容易定位知识点,因此我强烈推荐大家做一做笔记。(不绝对因人而异)


2.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度背诵

理解的话,方法就是"大树论":简单地说就是对于某个知识点,从背景→定义→假设→内容→评价和拓展这几个方面去理解,学习时理解知识点的上游和下游分别是什么东西。在理解之后,可以加以背诵。建议在学完一本书之后,回看自己的笔记,并简单背一遍(这个过程很耗费脑细胞也很折磨,但是在背完两三遍之后,课本基础知识就能够非常熟练了,之后也不需要再单独背诵,遇到忘了的基本上看一眼就能复述)


3.形成自己的框架

形成框架的方法也是"大树论",框架的意思就是:要能够把所学的单独每个知识点都能串起来,找到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备考期间,可以先建立各章内容的框架,然后建立起各章之间的框架,然后建立整本书的框架。学习热点之后,将课本内容和热点结合起来,这时候就能形成自己对于宏观金融的框架了。可以找一张白纸,然后就在上面随便写一个知识点(比如说M1),然后头脑风暴把这个M1发散出去,能写多少写多少,这样反复练习就能掌握框架。


4.题目训练

虽然说宏观不用像微观那样大量做题,但还是需要题目来巩固。题目可以自己出,学完一章的时候用白纸写框架,或者是自考一道名词解释,都是不错的训练方式。


5.动手写真题

一定一定自己动手写真题,简答一页b5,论述两页半b5。写不下去的时候也要硬着头皮写。


6.热点的学习

热点中有些东西是必须要掌握的,比如说利率/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虽然复旦去年没考热点,考的也是不太热的热点,但我认为热点的学习是必要的。在学习热点的过程中能够加深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记忆,在题时也能够作为补充来增加自己的答案亮点,老师看到了肯定给分高一点。


7.本质上也是重复

看书→上课→看书→做题。学习方法可以参照数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微观有些题我认为逻辑不是那么强,这类题就只能不断重复做来加深记忆。其他大部分类型的题都能像学数学那样,找到逻辑,然后做出来。


8.准备一本错题本

错题本可以不用准备的太早,在暑假后准备错题本也是完全来得及的。但是平时习题做错了的话要标注出来,方便二刷三刷的时候做错题。错题本记错题时,没必要一步一步地写下来,写一写解题思路就行了。


9.分类整理题型

可以不用整体到笔记本上,但是得知道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并且写在题目旁边。


10.不要广泛刷题

微观金融的题很多且很杂,刷题时应该把重点题型完全掌握后,再学习一些比较偏僻的知识点。重点题型就是指往年在各学校真题、金融联考题里考过的题型,或者考过的知识点。


一些重要的点


1.重视4本课本

课本中每一个很细小的点都可能会考到,要重视课本内容,宏观要重视课本上的细小知识点,微观要重视课后习题。并且越是到后期越要重视课本。但是重视课本不是把课本单独拿出来阅读,这样读课本没有用(刚起步时诵读课本除外)。这是我踩过的坑。

当时6月份我通读了一遍课本,收获很小,也浪费了我很长时间。建议遇到某个不清楚的点时,翻一翻课本,这样长期下来对课本就会很熟练。


2.定期复盘、定期重新规划

因为431专业课的学习每个人进度都不太一样,这样就需要随时调整。建议每学2周回顾复盘一下,重新制定未来几周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向。


3.考前卡时间模拟

建议写简答论述时卡着时间来写,按照23考研的题型来说的话,简答15-20分钟,论述40-60分钟。在最后冲刺阶段,用三小时完整模拟测验几次。(我认为最少最少也得有两次)


4.关于看书的遍数

这个没有硬性要求,就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只要熟练掌握内容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每本书都应该看过4遍以上。


5.微观计算题是拿分重点,但是宏观也要重视

我看很多学长学姐的经验贴都是说要更加重视微观计算题,一方面是因为微观计算题分值大波动也大,另一方面是微观占整张卷子的比重较大。我认为,如果微观计算题不熟的话,那么就重点练微观计算题。在计算题熟练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宏观,因为其实宏观部分的简答论述也能拉开差距,并且复旦考题风格就比较偏文字论述一点,所以一定要重视宏观的学习。


6.计算题容错率低

考试的时候一道满分的计算题应该做到逻辑清晰,答案正确。如果最后答案不正确的话,也很可能会扣掉很多分。所以平时练习时,就要注意不要犯粗心的错误,做题的时候也一步一步地算,把解题的逻辑写清楚。


7.刷题时应当思考解题思路

题一般来说是刷不完的,并且抱着押中题的想法去刷题是不可取的,刷题时更多学的是方法和解题思路,这样在考试时即使碰到陌生的题,也能够自己尝试解决。


8.重视计算能力

我考试时是能带计算器的,但在之前不允许。之后也无法预测,但是自己动手算的话肯定是比较好的,前期可以用计算器提提速,但是后期做真题时,我建议手算。


考试的感受

考试前一周感觉自己好像不会的计算题还很多,宏观很多概念也记得不是很清,内心也十分慌张,这个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心态调整好,好好地利用考前每一天来复习。


总结

431内容很多很杂,备考时会耗费大家很多精力。比较重要的是,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找对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然后针对此建立一套学习规划。因为专业课的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所以大家可以多跟研友沟通、多看经验贴、多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我自己对于学习方法也是在不断探索中的,其中也必定有很多不足,但希望其中某些观点能帮助到大家!


这些都是一些小小的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但是这个方法也不是适合所有的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最最重要的!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祝愿大家都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在拼搏中成就美好人生!


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



预约
报名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咨询
QQ群
(1)群
(2)群
(3)群
(4)群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130210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