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晟考研-以研促教,研精毕智,厚德载晟!
24小时报名热线
13021053105

2025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考情分析——东北地区(TOP10)

作者:研晟考研
2023-11-23 16:02:15
581
来源:研晟考研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研究计算机的设计与制造,包含计算机软件、硬件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进行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硬件的组装等。例如:Windows系统的维护,手机APP的开发,台式电脑的整机装配等。相较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学范围更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了考研的热门专业。对于准备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的学生来说,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院校是十分必要的。研晟考研将为大家整理了东北地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前几的院校,一起来看一下吧!

01.院校综合情况


哈尔滨工业大学--985211--哈尔滨市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在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A,软件工程学科位列A-。2019年初,计算机学科跻身上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百强第35名、ESI全球计算机学科学术论文排名位于前1%第49名,U.S.News世界大学计算机学科排行榜中位居第21名。


东北大学--985211--沈阳市

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5年12月,其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建校时设立的电工学系,并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了计算机专业和无线电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东北大学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并在第五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大幅跃升。2013、2015和201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三次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22年5月,计算机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吉林大学--985211--长春市

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76年,由著名教育家、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王湘浩院士创建,是国内最早开展计算机科学教学与研究的单位之一。2001年5月,由原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原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原长春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原长春邮电学院计算机系合并组成新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首批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吉林省重点学科;设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和网络与信息安全4个硕士点。


大连理工大学--985211--大连市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目前学部下设五院三中心,即电气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信息技术实验中心、辽宁省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部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可授予博士、硕士),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类别(可授予博士、硕士)。学部专业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年龄结构合理。学部现有教职工315人,其中包括教授105人,博士生导师101人,副教授115人,高层次人才11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哈尔滨市

2001年,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经学校批准成立。经过多年发展和建设,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综合水平居于全国高校前列。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网络安全技术与工程目录外二级学科,1个电子信息领域工程硕士点和1个机械领域工程博士点;此外,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位列B+档,软件工程学科位列B档,2019年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


大连海事大学--211--大连市

大连海事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1977年设立计算机专业,目前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已报备)专业6个本科生专业;2006年获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批设立计算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2020年自主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博士点。学科是交通运输部和辽宁省共建重点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A类建设学科。本学科建立了完善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创新基地,有力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高等航海学府,向着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迈进。


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市

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前身计算机系成立于1987年,是由当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电子系计算机教研室与原兵器工业部东北计算中心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更名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我国光电信息领域著名专家姜会林院士是学院创始人之一。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网络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和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五个教学科研部门,现有教职工116人,学生3394人。1996年获得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2002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是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并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


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和黑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拥有网络安全国防特色学科、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计算机技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东北三省省属院校为数不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市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源于1978年设立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计算机及应用本科专业,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1995年组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并于2003年更名为计算机学院,延续至今。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现有1个国家工程中心和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电子信息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权。20余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先后获评辽宁省首轮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并在2016年的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获评“B-”,于2018年获批省一流学科,学科建设成效位居省属高校前茅。


辽宁科技大学--鞍山市

辽宁科技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现有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五个专业,具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及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点(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2个方向)。学院拥有一批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实力强的师资队伍,拥有省优秀专家2人,中科院百人层次人才1人,省百人层次人才3人。现有教职工89名,其中专任教师75名,包括正高级16名、副高级2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20人,硕士学位53人。

02.招生目录


图片

03.近三年录取分数线


图片

04.录取情况汇总

b0b760b0a90f828331548073afd8ccde.png

05.参考书、考试题型

07cb7f4d4bae1f1e1903d1f376ce5226.jpg

06.复试流程


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流程大同小异,一般包括笔试、面试、体检,具体以各院校的复试通知而定。复试时间一般为两天,不同高校的复试比重有所不同,通常考研复试成绩占40%-50%。


根据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可知,每年我国国内高校考研复试工作通常在录取当年3-4月底前完成。每年考研复试的时间预计不会有太大变化,考研的复试流程各大高校也大同小异,时间一般为两天左右。


具体复试步骤如下

1、笔试环节:笔试部分包括英语和专业课的考查。其中英语笔试部分把包括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关于专业课考试,有的学校规定了考试范围,考生可以在初试结束后尽快开始复习;对于没有给出具体考试范围的学校,同学们可以向同专业的师哥师姐询问,抓住考试重点。

2、面试环节:流程一般为面试组织、抽签入场、面试答题、随机提问、考生退场、评分考核。报考同一院校的考生面试可能会在不同的考场,面试的问题包括中文面试、英文面试等,所以可能会分考场进行考核,且有抽签答题,随机提问的可能。从逻辑、答题思路、专业知识的掌握等多方面进行考核。


院校具体复试要求可见研晟考研官网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人大等985/211名校考研|名校考研辅导/培训(yanshengky.com)

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

                                                  image.png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研晟考研,以便及时纠正。

                                           image.png

如需了解更多清北考研相关内容,关注公众号:研晟考研啦

image.png








预约
报名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咨询
QQ群
(1)群
(2)群
(3)群
(4)群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130210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