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
收藏
研晟考研,专注清华北大等985/211名校考研辅导,拥有完善的服务团队,专属定制化的考研备考规划,力争实现每位学子的考研梦、名校梦。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无数人的梦中情校,那么怎么才能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呢?应该做哪些准备呢?今天研晟考研为大家带来南京师范大学高分上岸的学姐备考经验,一起去看看学姐是如何备考的吧!
院校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简称南师大,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南师大新闻传播教育起步于1964年,迄今已经50余年,学科层次完整。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戏剧与影视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硕士点各1个,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广播电视(MFA)专业硕士点各1个。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级为B+,位列13,高于浙大、厦大、川大。
考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613新闻传播史论
807新闻传播实务
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当代新闻评论教程》(第五版),丁法章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理论教程》骆正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新闻史》方晓红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新闻史》方晓红、庄曦著,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个人基本情况
我本科是重庆的一所一本院校,专业是传播学,我初试成绩是390+,初试第5综合第3。在选择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的研究生目标院校时,我经历了长时间的纠结。对于择校,每个人的关注点可能不同,而我主要关注的是毕业后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一开始就倾向于在江浙沪地区寻求发展机会。
起初,我也有考虑过上海的一些大学,例如苏州大学和浙江大学。然而,由于我开始准备考研的时间相对较晚,为了确保稳妥,我最终决定将南京师范大学作为我的目标院校。这样的选择虽然意味着我可能会放弃一些其他优秀的学校,但在我看来,考虑到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更为理智和适宜的决定。
英语
我在准备英语考试的过程中投入的时间相对有限,尤其是后期,我大概完成了5套真题,单词的话倒是从备考的第一天就坚持去背,从10月份起开始练习考研作文。我的英语基础是相对扎实的。在本科阶段,我的四六级成绩600分+,同时雅思成绩也达到了7.5分。
因此,我认识到我的备考经验可能对那些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参考价值不大。然而,对于拥有较好英语基础的同学,我建议无需在英语备考中过分消耗时间。理解
熟练掌握考试题型,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以及积累作文素材和题库,这些基本步骤
应该就已经足够了。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和需求都各有差异,因此制定个性化的备考策略至关重要。但是,无论英语基础的高低,持续学习和积累都是提升英语能力的核心要素。我希望我的经验能为同学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1、掌握题型
最快且最高效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做真题来提升自己的实力。首先,建议从最近三年的真题开始着手,进行全面的练习和分析。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结构,还能让你对自己的实际水平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完成近3年的真题后,如果你评估的分数都在80分以上,你的英语基础较为扎实,对此科目已经有较好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如果你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发现有某些题型是你明显感到不擅长或者得分较低的,那么你就需要在这个特定的方面投入额外的练习时间。例如,如果你在阅读理解或者写作部分遇到困难,可以专门针对这些题型进行深度学习和反复练习,通过积累相关的技巧和策略来提升你的解题能力。
2、坚持背单词
每天利用碎片时间坚持背诵考研单词30分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尤其对于那些已经参加过雅思、GRE等英语考试的考生来说,他们深知每个英语考试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库,即使是有深厚的英语专业背景,也未必能完全掌握所有考研所需的单词。这时候可以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可以用一些APP或是小程序,我在这里比较推荐“不背单词”这个APP,在排队、吃饭、路上都可以随时背单词随时检验。
2.作文和翻译
从10月份开始,我将大部分的英语学习时间都专注在了作文练习上。我的主要策略包括阅读各类作文书籍以积累语料和优秀的句子结构,然后通过实际动手写作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为了得到专业的反馈和评分,我会在淘宝上找老师进行批改。
关于作文的准备,我个人并不推崇死记硬背模板的方式。我认为作文书更应该被视为一个丰富的语料库,从中挑选出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的句型和词汇进行记忆。模板中的句子往往过于复杂和冗长,如果在替换部分内容时无法保持同样的精彩程度,那么这种套用模板的做法很容易被阅卷老师识别出来,反而可能会影响得分。
对于小作文,我认为关键在于熟悉各种题型对应的格式要求。由于时间有限,可能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然而,对于大作文,我强烈建议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练习。至少在考试前,应该亲自限时模拟写作5篇作文,并对每一篇进行精细的修改和完善。这样在考场上才能迅速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尤其是在以严格评分著称的上海地区,对于主观题部分的准备必须格外重视。
政治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资料推荐中,以下是一些我个人认为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1.徐涛《核心考案》:这本书详尽地涵盖了考研政治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内容编排条理清晰,有助于考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考试内容。
2.肖秀荣1000题:题量很大,包含了大量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和巩固知识掌握程度的理想工具。
3.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教授对历年真题的深度解析,能够帮助考生理解命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4.肖四肖八:肖秀荣教授每年推出的最后冲刺阶段的模拟题,其中包含的预测题目和
答题思路对于提高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
5.徐涛冲刺背诵笔记:这份笔记精炼了考研政治的重点知识和可能的考点,非常适合在后期进行快速复习和记忆。
在课程推荐方面,我强烈推荐徐涛老师的政治课程。徐涛老师的授课方式深入浅出,讲解知识点既透彻又生动,他的幽默风格使得听他的课既轻松愉快又能高效吸收知识。对于徐涛老师的课程,基础班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听或不听,但强化班是强烈建议大家去听的,这个阶段的知识点讲解和梳理对于提升理解深度非常重要。如果有时间,冲刺押题班也是值得一听的,可能会包含一些有价值的预测信息。
我个人的复习经历是从6月份开始复习政治,暑假期间我完整地听完了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课程。之后的主要复习策略就是刷选择题,先是使用肖秀荣1000题进行练习,然后也在徐涛考研政治刷题小程序上进行更多的练习。
大约在11月份,我用真题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完成后由于剩余时间较为充裕,就没有再进行模拟。在政治复习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主要集中在选择题的练习上,而主观题的记忆和背诵则主要放在了11月和12月。在背诵主观题时,我主要依赖的是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并结合肖四肖八的内容进行参考和补充。在回答主观题时,我的策略是首先写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是主要的得分点,然后再结合具体的材料进行分析和论述。这样的方法有助于确保答题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专业课
初期:4月至6月
4月份开始为考研进行准备并不算早。在这个初始阶段,我选择了对《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以及《外国新闻史》这三本核心教材进行大致的浏览和理解。尽管我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笔记整理,但我确实在这些书籍中找到了过去真题中出现过的考点,并在书本和笔记上做了相应的标记。这样的做法有助于我在后续的复习中更快地定位和回顾重要知识点。
除了这些必读教材外,我还扩展了自己的阅读范围,将罗杰斯的《传播学史》、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传播学是什么》以及施拉姆的《传播学概论》等著作视为课外读物进行了阅读。虽然在初次阅读后,这些书籍的内容并未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它让我对传播学和新闻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我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尽管这种前期的准备方式可能在效率和效果上存在不足,但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探索和适应过程。通过这个阶段的摸索和尝试,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在接下来的复习过程中需要重点攻克的方向和难点。因此,尽管初期的复习过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扰,但是我个人成长和提升的重要经历。
中期:7-9月
在实务理论的学习中,建议将两本参考书籍相互结合,互相补充理解,而不是全篇背诵。关键在于理解并能够在考试中自行表达。评论、策划、采访提纲和消息改写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实践出真知,观看再多的教学视频也不如亲自练习。进行实战训练,通过多次练习策划、采访和消息撰写,以掌握其格式和套路,并总结出自己的模板。然而,评论写作是难点,需要通过多看多练来提升。可以手抄主流媒体的优质评论,研究其行文逻辑和语言运用,同时积累各种观点。如果觉得手抄耗时,可以记下评论的框架、总论点和分论点。
暑假期间,时间相对充裕,可以每周安排练习两三篇评论。写完后一定要找人评论解析,我是找的我的专业课老师也是南师大的学姐来批改的,虽然过程中感到疲惫甚至
厌倦,但这种深度练习对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至于理论基础部分,我在七月完成了笔记整理开始正式背诵书籍。首先背诵《传播学教程》和《中国新闻史》,然后是《新闻理论教程》和《外国新闻史》。初次背诵时可能会出现背了就忘的情况,这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紧张,初期的目标是大致熟悉内容。同时,熟悉历年真题的考点至关重要,南师的考试中经常会出现往年考过的知识点,特别是名词解释部分。
从历年真题来看,不能忽视教科书中的任何冷门知识点,切勿抱有侥幸心理。例如,今年考到的“社会化管理”、“《论禁小报》”、霍夫兰和说服性效果试验、唯物史观下的传播过程、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办报活动等都是非常冷门的内容,往往隐藏在书本的角落里。如果不重视这些知识点,可能会像我在考场上的经历一样,一边努力回忆零碎的信息,一边抑制住想要抱怨的情绪。因此,全面、细致地复习教材是非常必要的。
后期:10-12月
在应对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试时,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兼顾至关重要。从今年的334考试中可以看出,简答题的作用不容小觑。然而,由于时间限制,后期的实际操作练习可能有限,因此反复回顾之前完成的高质量练习和模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热点考题显得尤为关键。
对于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的理论部分,建议在九月份就开始整理专题、案例以及教科书中未包含的热点名词解释(每年通常会出现一两个)。这样的准备工作主要是为论述题做好铺垫。南师大的论述题难度相对适中,特别是在理论和史论合并为440考试后,理论的论述题仅有一道,这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预习机会。虽然我没有进行
大量的专门论述题练习,大部分是在模拟考试中顺便练习的,但由于时间极度紧迫,
我的学习内容主要依赖于记忆自己整理的专题内容。
因此,每个专题的制作应尽可能详尽,覆盖所有相关知识点。在构建专题时,可以自行搜索相关学术论文。制作专题极其有益,围绕一个专题可以自行构思各种类型的论述题,因此务必对此高度重视并全力以赴!这是复习的核心要点!
总的来说,南师大新传专业的考试难度相对较高,同学们需要全力以赴,扎实备考,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最后希望这篇备考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祝大家都能取得一个好成绩,顺利上岸!
如需了解更多考研相关知识,可见研晟考研官网